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于16日在北京盛大开幕,主题聚焦“链接世界、共创未来”。这一盛事吸引了全球75个国家和地区的651家企业参展,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美国参展企业数量较上届增长15%,英伟达公司创始人黄仁勋身着唐装亮相,他此前强调中国市场潜力巨大,美国企业扎根中国至关重要。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表示,本届链博会链式逻辑更清晰,创新引领更突出,为全球产业协同注入新活力。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面临严峻挑战。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势头加剧,地缘政治风险不断上升,拖累了世界经济复苏步伐。在这种复杂背景下,中国展现出了强大的定力和韧性。上半年,中国展会活动频繁,客商云集,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外企纷纷增资扩产。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中国—南亚博览会等国家级展会相继举行,成果丰硕。这些展会促进了“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最大程度放大了贸易对接效应。人头攒动的会场、目不暇接的创新产品、真诚热情的国际交流,生动诠释了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
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政策红利惠及全球。随着单方面免签等举措推进,外国人来华旅游、交友和发展意愿增强,“打卡中国”蔚然成风。这彰显了中国开放包容的胸怀,“脱钩断链”和封闭排他并非中国的选项。
跨国企业纷纷看好中国,源于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稳外资举措和创新红利。在全球矿业巨头力拓集团全球营收中,中国业务占比近60%。力拓中国区首席执行官许峰称,企业与中国伙伴深化合作,推动从资源开发到低碳生产的全链条协同。空客全球高级副总裁柏舒曼赞许中国为创新强国,科技创新能力持续跃升,涵盖硬件、软件和人工智能的生态系统吸引全球目光。空客在天津建设的第二条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预计2026年初投产,积极拥抱中国创新。阿斯利康、福沃克集团、西门子医疗等企业也加速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分享中国发展红利。
在单边主义加剧的当下,中国坚定支持多边主义,推动构建包容、韧性的开放型世界经济。亚洲开发银行行长神田真人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表示,合作是共同繁荣的催化剂,没有任何国家能独自繁荣。美国前商务部长古铁雷斯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指出,孤立主义只会损害自身利益。今年6月,厄瓜多尔总统诺沃亚来华出席夏季达沃斯论坛时,中厄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朋友圈”持续扩大。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副教授柳德米拉·波波娃认为,中国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倡导者。德国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警告,保护主义没有出路,只会导致满盘皆输,应全力消除壁垒而非增设。哈萨克斯坦图尔古孙水电站等项目见证了中国务实合作。
世界经济遭受寒意侵袭,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全球注入信心和活力。这不仅是顺应时代潮流的理性选择,也承载着各国人民的共同期盼。展会永不落幕,发展永不止步,中国与世界携手共创未来。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