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央媒网报道 一条由AI技术支撑的代写灰色产业链近日浮出水面,从学术论文到网络小说,各类文本正被“AI+人工”的黑工厂以工业流水线模式批量生产。
近日,媒体调查揭露了一条由AI技术驱动的代写灰色产业链。这些代写公司活跃在各大社交平台和兼职网站,采用“组稿+AI”模式,将文本创作变成了机器与人工结合的流水线作业,引发广泛关注。
论文代写升级:从手工作业到工业化生产
AI技术的介入,使论文代写行业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曾经需要专业知识和大量时间的研究工作,如今在AI黑工厂里变成了按字计价的标准化产品。
“我去年毕业,没找到合适工作就进了这家公司。”化名李辉的代写人员透露,“一单论文收入几百到上千元,主要靠走量赚钱。”他描述的工作流程是:AI生成初稿后,进行简单润色、补充参考文献,如需查重服务则另行收费。
为规避平台监管,这些代写公司发展出一套隐蔽的交易话术。在某交易网站,当记者提及“论文”字样时,客服立即要求撤回消息:“内容违规了”。客服解释,平台严禁文章代写交易,双方沟通必须避开敏感词汇。据调查,1万字论文AI代写仅需50元。
网文领域失守:AI创作缺乏“灵魂”
网络文学领域同样未能幸免。AI生成的内容正大量涌入各大小说平台,乍看之下情节完整、语言华丽,却难逃专业编辑的法眼。
“AI写作的人物关系模糊、情感薄弱、行动逻辑跳跃。”网文编辑桃子一针见血地指出,“看似完整却没有灵魂。”
网文作者小沈分享了自己的遭遇:“我的小说曾被AI抄袭、改编后出现在其他平台上。”她虽然举报成功,但仅得到“内容相似,已下架”的简单反馈,维权效果有限。
行业自律起步:平台构筑防波堤
面对AI生成内容的冲击,网络文学行业已开始采取应对措施。2024年4月,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联合十六家网络文学平台发布了《网络文学行业反洗稿自律公约》,试图为AI辅助创作划定边界。
各大平台随之跟进。晋江文学城、番茄小说等平台陆续建立了AI识别与签约分级机制。其中,番茄小说从2025年5月起对AI生成内容实施分阶段签约和人工复核制度,加强原创保护。
低门槛诱惑:年轻人涌入AI写作行当
与AI写作相关的培训课程,正以“低门槛、快变现”为噱头吸引大量年轻人。26岁的刘蒙蒙就是其中之一:“我裸辞后特别焦虑,报名了‘海盐AI写作课程’,学费5999元。”
“看到主讲老师简介写着靠写作赚了100万元,我就心动了。”刘蒙蒙表示,她被拉进一个上千人的“AI+写作资料分享”群,课程内容涵盖“AI生成论文技巧”、“平台投放变现”等主题。
AI代写黑工厂的兴起,不仅冲击着学术诚信和原创内容生态,更暴露出新技术环境下监管的滞后。随着AI技术日益普及,如何有效治理这一灰色领域,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课题。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