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央媒网报道 为帮助高校毕业生缓解就业压力,吉林省教育厅近期通过“三管三促进”政策体系,联动“百校对百县”等专项行动,搭建政校企协同就业平台,推动毕业生与岗位精准对接。
“离校后就业服务不中断,线上招聘会让我们有了更多选择。”延边大学2025届毕业生朴津成此前因备考未落实工作,在吉林省教育厅组织的“百校对百县”线上招聘会上,与汪清县吉林维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成功签约。这场招聘会吸引超500家企业参与,带来4000余个岗位,学生可直接与用人单位在线沟通,成为政策落地的生动注脚。
吉林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处副处长陈雷介绍,“三管三促进”即管行业、管属地、管生产经营均需承担促就业责任,核心是“政校企”联动。该政策明确部门、地市及企业的就业工作职责,推动资源向毕业生就业倾斜。以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通过建立优质企业资源库、开设校企合作订单班,让学生自主选择企业实践,毕业即可直接上岗;今年6月“百校对百县”专项行动启动后,该校还与桦甸市政府合作,结合专业特色与当地黄金、电商等产业需求,共建3个产业学院,深化人才培养与就业融合。
数据显示,“百校对百县”实施以来,吉林校县(市)已签订人才供需协议41个,建成实习就业基地96个,569名毕业生通过该渠道与县(市)企业签约。此外,全省同步开展“市(州)进校园”“县长访高校”等活动,各市(州)党政领导带队,携1814家企业走进高校,为毕业生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
针对2025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吉林将持续提供“一对一”跟踪就业指导。陈雷表示,2026届毕业生秋季招聘启动后,全省将进一步强化校企对接,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从源头缓解就业供需结构矛盾,助力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