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专业毕业生遭“抢”,行业转型加速打破偏见
来源:中纪央媒网 浏览量:305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刚刚过去的6月,浙江的陆同学在朋友圈分享了穿着学士服的照片、毕业证、学位证和众多荣誉证书,表达了对成长的感激。她是浙江省首开家政学本科专业的首届毕业生。本届学生中,约三分之一投身康养领域,三分之一进入托育行业,还有人成为家政培训师或加入家庭健康管理创业公司,实现“毕业即就业”,早早被用人单位争抢一空。

长期以来,家政行业常被视为“门槛低”“伺候人”的领域,从业人员多为四五十岁的阿姨,服务集中在保洁、保姆等基础环节。这种陈旧观念下,高校设立家政专业常被质疑“大材小用”,甚至被戏称为“保姆专业”。家政学本质上是社会学的分支,随着社会进步和行业细分,现代家政已发展为融合专业技能与人文关怀的“幸福产业”,吸引越来越多高学历人才加入,毕业生去向多元,社会价值日益提升。

家政服务业面临巨大人才缺口。去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发布会上透露,初步估算行业用工缺口超过2000万,具备专业技术的高素质人才短缺尤为突出。这种“用工荒”实质是“素质荒”——当80后、90后家庭成为消费主力,需求已从“洗衣做饭”升级为“科学育儿”“老年照护”“家庭健康管理”等复合场景。

如今,市场对高素质家政人才的需求已成“刚需”,企业用“抢人”行动给出答案。这释放了就业市场积极信号,更标志着行业从传统劳务型向现代服务型加速转型。打破刻板印象、拥抱专业化已成为共识。当然,仍有部分人对高学历人才进入家政行业持争议看法,这源于职业偏见与行业升级不同步。职业选择核心在于个人价值与社会需求的匹配,而非学历与职业的机械对应。家政专业化程度越高,越能吸引高素质人才,形成良性循环。推动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才能让“家政”成为受人尊重的选择。

2019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提出各省份至少有一所本科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家政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如今,本科不再是学历上限。2021年,河北师范大学成为全国首个独立设置家政学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学校,江苏、吉林等地高校也跟进探索硕士点建设,体现了政策层面对行业发展的长远视野和信心。

家政人才供需矛盾倒逼教育体系与行业深度融合。在多地职校和专业,“理论学习+实操训练”的一体化培养模式渐成“标配”,确保毕业生具备“上岗即上手”的实践能力。这种产教融合正重塑行业生态,不断提升各方期待。家政专业毕业生的“抢手”,是市场对专业人才的迫切呼唤,也是社会职业观念进步的缩影。这个充满广阔空间与无限可能的行业,期待更多高素质人才注入新活力。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天水兰洽会揽金605亿 投资者盛赞"文化基因转产业密码" 原创话剧《一张报纸的抗战》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即将上演 黑土地上的“数字木耳” 山东舰访港掀航母热潮 军民同心展国防风采 烟台葡萄酒产业指数发布,品牌价值超862亿显标杆力量
陕西光子产业:一束光的力量,驱动新质生产力崛起 澳门跨境学童春季通关75万人次 拱北边检设专道保障 家政专业毕业生遭“抢”,行业转型加速打破偏见 2025广东“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珠海收官 逾万人参与展文化活力 颜宁深圳筑梦:科研“双轨”与管理“无忧”并行
羽坛名将杭州聚首 点燃青少年羽球热情 连平鹰嘴蜜桃开园 直供专车首发湾区 咸阳"点砂成金"打造千亿显示产业集群 变种电子烟借雾化器之名线上泛滥 中国海军航母编队访港 市民自豪感受国家强盛
情满天山 携手同行——新时代对口援疆工作谱写民族团结新篇 浙江全省联动打造“浙BA”篮球联赛,推动“篮球+文旅”深度融合 《侏罗纪世界:重生》北美首映断层登顶 创年度第三佳绩 前五月我国钢铁业稳健运行 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大豆根瘤菌技术助推中国农业绿色转型
扎染方巾“变”跨国童诗 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研讨会在宁举行,南大推出“AI试炼场”平台 内蒙古三大沙漠林草锁边带全线合龙 筑牢生态屏障 黑龙江学习教育惠民生 便民助企谱新篇 甘肃与白俄罗斯深化友城合作,经贸交流再上新台阶
台胞南音艺术家卓圣翔福州展演 两岸弟子合奏《乡愁 医保买药竟比现金贵?“阴阳价”背后藏着什么内幕? 黄柠檬价格飙升背后:安岳柠檬减产与国际需求激增 “村超”全国赛河北赛区在革命老区阜平揭幕 港股势头持续向好 申请在港IPO个案快速增加
国台办发言人就启用M503航线W121衔接航线答记者问 和美发展 逐绿“黔”行 南海台风“丹娜丝”来了,东南沿海将有较强风雨 中企承建塞尔维亚高速关键路段通车 武契奇盛赞中国建设者贡献 中缅泰将全面清剿电诈园区,全量抓捕涉诈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