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专业毕业生遭“抢”,行业转型加速打破偏见
来源:中纪央媒网 浏览量:2758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刚刚过去的6月,浙江的陆同学在朋友圈分享了穿着学士服的照片、毕业证、学位证和众多荣誉证书,表达了对成长的感激。她是浙江省首开家政学本科专业的首届毕业生。本届学生中,约三分之一投身康养领域,三分之一进入托育行业,还有人成为家政培训师或加入家庭健康管理创业公司,实现“毕业即就业”,早早被用人单位争抢一空。

长期以来,家政行业常被视为“门槛低”“伺候人”的领域,从业人员多为四五十岁的阿姨,服务集中在保洁、保姆等基础环节。这种陈旧观念下,高校设立家政专业常被质疑“大材小用”,甚至被戏称为“保姆专业”。家政学本质上是社会学的分支,随着社会进步和行业细分,现代家政已发展为融合专业技能与人文关怀的“幸福产业”,吸引越来越多高学历人才加入,毕业生去向多元,社会价值日益提升。

家政服务业面临巨大人才缺口。去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发布会上透露,初步估算行业用工缺口超过2000万,具备专业技术的高素质人才短缺尤为突出。这种“用工荒”实质是“素质荒”——当80后、90后家庭成为消费主力,需求已从“洗衣做饭”升级为“科学育儿”“老年照护”“家庭健康管理”等复合场景。

如今,市场对高素质家政人才的需求已成“刚需”,企业用“抢人”行动给出答案。这释放了就业市场积极信号,更标志着行业从传统劳务型向现代服务型加速转型。打破刻板印象、拥抱专业化已成为共识。当然,仍有部分人对高学历人才进入家政行业持争议看法,这源于职业偏见与行业升级不同步。职业选择核心在于个人价值与社会需求的匹配,而非学历与职业的机械对应。家政专业化程度越高,越能吸引高素质人才,形成良性循环。推动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才能让“家政”成为受人尊重的选择。

2019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提出各省份至少有一所本科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家政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如今,本科不再是学历上限。2021年,河北师范大学成为全国首个独立设置家政学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学校,江苏、吉林等地高校也跟进探索硕士点建设,体现了政策层面对行业发展的长远视野和信心。

家政人才供需矛盾倒逼教育体系与行业深度融合。在多地职校和专业,“理论学习+实操训练”的一体化培养模式渐成“标配”,确保毕业生具备“上岗即上手”的实践能力。这种产教融合正重塑行业生态,不断提升各方期待。家政专业毕业生的“抢手”,是市场对专业人才的迫切呼唤,也是社会职业观念进步的缩影。这个充满广阔空间与无限可能的行业,期待更多高素质人才注入新活力。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公告/易动市县决策网工作证全部作废(2025年8月28日之前的) 江苏省射阳县城:我美丽的家乡 江苏盐城:一片新气象的蓬勃展现 铅山生态环境局开展“零点行动”严查夜间环境违法行为 鄱阳湖水位走低 提前进入枯水期
无锡新安与苏州望亭携手共谱非遗传承新篇 韩磊妻子其其格发声明称被冒充身份 就职工持股会案件,宗馥莉已向最高法恳请依法加快处理 我国科学家在6G无线通信领域取得新突破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姚名达:从史学大师到抗战英烈
苗乡“村晚”奏响文化传承新曲 中国田径队备战世锦赛 多位“新人”期待首秀 三沙市成功种植珊瑚苗10万株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首批入境展品运抵南宁国际会展中心 保健食品管理新标准拟于近期发布
国台办:台湾各界代表人士来京参加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堂堂正正、无可非议 七夕嬉水度佳节 保亭以水为媒“浇”友乐翻天 深圳政协召开“一起来商量”座谈会 为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建言献策 京城胡同焕新记:千年文脉与现代烟火的交响 黎族文化引客来 茶旅融合促振兴
夏季孩子情绪管理:理解诱因与科学引导 香港成立“体育管治诚信联盟” 多方协作提升体育总会管治水平 租到“甲醛房”退租遇阻 法院判决:房东须返还租金保证金 七夕临近成都“浪漫经济”升温 餐饮鲜花预订量激增 红色根脉绵延处,老区振兴起新程
京山“网球育人”:小球转动县域体教融合新样本 中式美学唤醒文化共鸣:国产动画电影的传统创新之路 柳梧铁路引入AI智能技术 打造"智检+管控"施工新模式 刚柔并济守匠心 文旅融合焕新生——白玉河坡非遗园区开园启新程 云南民航发展史馆昆明开馆 百年航空史见证边陲担当
莎车老城:非遗“活态”传承点亮文旅新图景 天津中欧(中亚)班列高效运行 构建上合组织成员国物流新通道 柳州:“水质冠军”柳江激活生态经济双引擎 国防部:赖清德当局对美方予取予求掏空台湾 多领域势头良好 澳门经济动能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