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根瘤菌技术助推中国农业绿色转型
来源:中纪央媒网 浏览量:2627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安徽宿州,素有“果海粮仓”之称,地处黄淮海平原核心区,是中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记者近日走访黄淮海(宿州)种业科技谷,见证了种质资源创新的丰硕成果。在这里,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副院长楼慧强教授展示了根瘤菌技术的显著成效。他手持一株豆秧,根部密集的根瘤清晰可见,这些微小的结构被视作提升大豆产量的关键要素。

QQ20250707-112936.png

当前,中国大豆根瘤菌应用率较低,远落后于阿根廷、巴西等主产国85%的水平,未来发展空间巨大。自2020年起,中国农业大学与宿州企业携手推进技术产业化,成果已推广至安徽、河南、黑龙江等17个省份,覆盖农田面积超800万亩。楼慧强表示,这一技术凭借经济和生态效益,入选安徽省2025年农业主推技术,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楼慧强教授介绍,根瘤菌技术能有效优化大豆生长。通过对比“皖宿1019”黄豆样本,应用该技术的豆粒饱满圆润,而未使用的则显得干瘪。数据显示,该技术可使大豆单产平均提升10%,蛋白质含量增加1%至2%,同时减少5%至20%的氮肥使用量。这不仅提高了营养价值,还实现了土壤保护的双重目标,为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注入新动力。

宿州作为农业大市,以种业科技创新为核心,依托种业科技谷加速科技自立自强。十余家科研机构和企业相继入驻,包括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生物育种中心和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形成了研发、孵化、产业化一体的创新平台。在南京农业大学中心,智能温室和气候室通过中央控制系统模拟自然条件,精准调控参数,满足大豆全生长周期需求。

中心负责人段凯旋指出,他们在宿州种植了5万余份大豆材料,筛选出32个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系。这些品系蛋白质含量较常规品种提升9%以上,单产提高10%以上,为大豆产业品种更新奠定基础。此外,种业科技谷的智慧农业平台实时监测农田环境、作物生长和水肥数据,通过智能分析提升种子繁育精准度,宿州市乡村振兴投资集团副总经理刘强如是说。

宿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许化平透露,该市现有持证种子企业175家,数量位居全省第二。每年培育国审省审农作物品种近百个,小麦省审品种占全省三分之一,持续为国家主推品种输送优质资源。种子被喻为农业的“芯片”,每一粒饱满的种子,都映射出中国农业向高效、智能、绿色迈进的生动图景。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公告/易动市县决策网工作证全部作废(2025年8月28日之前的) 江苏省射阳县城:我美丽的家乡 江苏盐城:一片新气象的蓬勃展现 铅山生态环境局开展“零点行动”严查夜间环境违法行为 鄱阳湖水位走低 提前进入枯水期
无锡新安与苏州望亭携手共谱非遗传承新篇 韩磊妻子其其格发声明称被冒充身份 就职工持股会案件,宗馥莉已向最高法恳请依法加快处理 我国科学家在6G无线通信领域取得新突破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姚名达:从史学大师到抗战英烈
苗乡“村晚”奏响文化传承新曲 中国田径队备战世锦赛 多位“新人”期待首秀 三沙市成功种植珊瑚苗10万株 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首批入境展品运抵南宁国际会展中心 保健食品管理新标准拟于近期发布
国台办:台湾各界代表人士来京参加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堂堂正正、无可非议 七夕嬉水度佳节 保亭以水为媒“浇”友乐翻天 深圳政协召开“一起来商量”座谈会 为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建言献策 京城胡同焕新记:千年文脉与现代烟火的交响 黎族文化引客来 茶旅融合促振兴
夏季孩子情绪管理:理解诱因与科学引导 香港成立“体育管治诚信联盟” 多方协作提升体育总会管治水平 租到“甲醛房”退租遇阻 法院判决:房东须返还租金保证金 七夕临近成都“浪漫经济”升温 餐饮鲜花预订量激增 红色根脉绵延处,老区振兴起新程
京山“网球育人”:小球转动县域体教融合新样本 中式美学唤醒文化共鸣:国产动画电影的传统创新之路 柳梧铁路引入AI智能技术 打造"智检+管控"施工新模式 刚柔并济守匠心 文旅融合焕新生——白玉河坡非遗园区开园启新程 云南民航发展史馆昆明开馆 百年航空史见证边陲担当
莎车老城:非遗“活态”传承点亮文旅新图景 天津中欧(中亚)班列高效运行 构建上合组织成员国物流新通道 柳州:“水质冠军”柳江激活生态经济双引擎 国防部:赖清德当局对美方予取予求掏空台湾 多领域势头良好 澳门经济动能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