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央媒网报道 近日,《追踪学生成长: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监测的探索与实践》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多位教育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高校人才培养、教育评价体系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大学生在校期间如何实现全面发展?课程设置能否真正满足学生成长需求?这些高等教育中的核心问题,正是《追踪学生成长》一书关注的重点。该书由麦可思研究院创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旨在通过系统研究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北京大学教务长办公室主任孙华在发布会上指出,尽管现代大学承担着多重使命,但人才培养始终是其根本任务。当前教育评价体系需要突破“重表面成果”的局限,真正回归育人初心。这一观点引发了与会专家的共鸣。
该书主创人员程星从研究方法角度强调,科学系统的数据收集与分析至关重要。通过新生调查等工具,高校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特点,为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提供依据,实现因材施教。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马莉萍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她认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学情调查研究,从理论到实践都凸显了学校教育教学对学生发展的深远影响,以及教师在育人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针对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高教所所长高兵表示,当前正处在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时期。改革应当从人才供给、学科专业设置到学校类型优化等多个层面推进,最终回归到人才培养这一核心命题。
专家们一致认为,持续追踪学生成长轨迹,深入探索育人规律,对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