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江苏打出了一局令人惊艳的“好牌”:一场省级业余足球联赛,引发全网关注和造梗,让江苏十三座城市集体出圈。
仅仅两个多月前,这项草根赛事在5月10日悄然开赛,如今已一跃成为“流量核爆现场”——单场观众最高超6万人,热度碾压不少中超赛事,连一众国际足球名宿、国内影视明星,也纷纷为“苏超”站台,甚至要来江苏“找工作”。
有媒体统计了自5月10日“苏超”开赛以来,所有和“苏超”有关的、在榜时间超过半小时的热搜。结果显示,2个月来“苏超”相关话题达171个,话题总阅读量达29.34亿。这其中,有许多都是文旅相关内容。
从南京奥体的万人空巷,到苏州、无锡、南通等地的球迷狂欢,再到垫底球队常州“减笔画”的全民调侃,“苏超”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事,更成为江苏展示城市活力、拉动经济消费、增强地域认同的“王牌”。
如果把“苏超”比作一场“掼蛋”牌局,那么江苏无疑打出了“神仙牌”的水准——它不仅炸出了江苏人的激情与“松弛感”,更炸出了全省十三个地级市的经济、文旅、消费和城市形象的新高度。
巧合的是,“掼蛋”同样是一个发源自江苏、如今风靡全国的扑克牌游戏。“掼蛋”与“苏超”看似截然不同,实则异曲同工,共同展现了江苏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创新活力。“苏超”就像一局精心设计的“掼蛋”,通过巧妙融合地域文化、创新赛事模式、强化情感共鸣,不仅让足球回归了“人民的运动”本质,更成功将“散装江苏”转化为“对抗式团结”的全新省域气质,为城市特色文旅发展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范式。
未来,随着“苏超”IP影响力的持续深化,江苏或许还能像掼蛋高手一样,组合出更多“王炸”组合——比如“体育+科技”“赛事+文创”“足球+乡村振兴”等,让这张牌越打越精彩!
毕竟,在高质量发展的牌桌上,江苏人,从来不会让人失望。
苏超联赛的火爆绝非偶然。作为江苏省体育局与全省13个设区城市联合主办的城市足球联赛,它以“政府主导+城市协同+联赛运营”模式创新运作,实现了体育资源普惠共享。
赛事采用极低的亲民票价和免费直播,打破职业联赛高门槛,让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爱好者都能参与其中,形成了“人民的足球”氛围。这种“人民足球”特性,包含了各个球队的球员构成。据统计,13支代表队中,516名选手中仅29人具有职业背景,其余均为教师、快递员、程序员等“草根”球员,这种“身边人”属性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带来了强烈的亲近感与真实感。
苏超最独特之处在于它巧妙利用了江苏“十三太保”的地域文化标签,将比赛升级为城市荣誉之战。如“南通vs南京”的“南哥之争”、“徐州vs宿迁”的“楚汉之争”、“苏州vs无锡”的“太湖德比”等,这些历史叙事被转化为“没有假球,只有世仇”的德比热梗,激发了参与者的家乡情怀和维护城市荣誉的意识。
与传统职业联赛的严肃不同,苏超联赛自开赛以来就陷入了密集的爆梗、热梗之中,全国的网民都下场调侃、狂欢,在巨大的流量加持下,想不火都难。而最难能可贵的是,官方这一次彻底放下了“矜持”,不但毫不在意自己的各种“黑点”暴露无遗,更亲自下场玩梗,抛出“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这种“虎狼之词”,开启“自黑营销”新纪元,消解了竞技对立,营造出松弛感与欢乐氛围,让观众更容易参与和享受赛事。
在传播策略上,苏超实现了“自媒体造梗—政府接梗—全民玩梗”的传播链条。官方和自媒体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布大量“非传统足球内容”,轻松幽默易于传播。而更多的是网友们的表情包创作、视频“二创”等,形成了强大的内容生产力,让苏超超越了单纯的体育赛事,成为一种现象级的全民热点。
玩掼蛋时,高手会巧妙地组合手中的牌,以实现最大价值。比如“顺子”,它就不需要多大的牌,只要能把他们连起来,形成一个组合,从“散”到“整”,那么再小的牌都能发挥它的妙用。
“苏超”之于江苏经济,恰似这精心组就的一手好“顺子”。“苏超”对全省十三个地级市全方位的赋能作用,可不挑经济大市、“小市”,组合起来,“牌桌”上根本没人接得住。比如,联赛前四轮排名垫底的“太湖三傻”,在赛事之初承接了全网超过一半的流量(谢谢常州);而随着苏州、无锡排名的上升,“太湖三傻”瓦解,然而常州、镇江、扬州、淮安、宿迁“运河五呆”新组合又成型了。
赛事期间,运动用品门店销售额大幅增长,如南京、淮安等地,足球相关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近100%,青少年与家庭成为消费主力。不仅如此,从线上电商平台的数据来看,京东商城“苏超”相关产品热销,足球袜、护腿板成交额同比增长近80%,江苏在全国销量排名跃升至第三位。
“苏超”成功激活了体育消费市场,带动了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这也如同在掼蛋中,通过合理组合和出牌,盘活了整局牌面,让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紧密联动起来
掼蛋里的“百搭牌”可以随时变身为别的牌,通过灵活组合,来盘活资源。而文旅,就是“苏超”牌局里的“百搭牌”,让江苏各地的旅游资源焕发新生。
盐城将黄海湿地观鸟与赛事观赛打包,2万份“观鸟+观赛”产品瞬间售罄;
常州凭借中华恐龙园爆火出圈,带动暑期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三成;
苏州推出“赛事+园林游”,将激情足球与古色园林相结合,吸引大量游客。
此外,各地还打造了特色文旅场景,如宿迁在夜间消费集聚区打造“足球嘉年华”,淮安推出“吃货球迷狂欢套餐”,均将文旅消费场景与赛事完美融合。“苏超”如同一条纽带,将江苏丰富的文旅资源串联起来,形成了极具吸引力的文旅线路,如同掼蛋中的强势牌型,一路畅通,让游客领略到江苏各地独特的风土人情。
节点聚焦:一把“炸弹”,点燃市场
在掼蛋中,“炸弹”能“降维打击”所有的“副牌”和比自己小的“炸弹”,瞬间改变牌局。“苏超”联赛是一个长周期的总事件,而其中的正式比赛,无疑是核心和焦点,而这也正是苏超“牌局”上的“炸弹”。
每一场球、每一张门票,都是“兵家必争”。苏州VS扬州之战,4万余张门票资源,引来了144万人的排队预约,足见其一票难求。
有许多人,专门就是为了一场球奔赴一座城。“我们是看到‘苏超’的热度来的。”最近,来自山东济南的游客王倩和家人刚结束了一趟江苏之旅。幸运的是,她在144万人中成功“突围”,抢到了苏州队对扬州队的比赛门票。她带着家人先到苏州玩了两天,又去昆山看比赛,最后直奔常州恐龙园,带孩子体验了“网红”恐龙的互动表演。
数据显示,“苏超”第五轮、第六轮每轮比赛都有超18万人现场观赛,带动省内景区预订量同比激增305%,6个主场城市的银联异地渠道文旅消费总额
超越利益:一副“王炸”,无可复制
在掼蛋的牌局中,同时集齐4张大小王可组成“炸翻”一切的“王炸”,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想一想“苏超”的“王炸”是什么?
是“泼天”的流量和各个城市景区、街区人气饱满的经济收益吗?
不是。“苏超”最了不起的,恰恰是不以追求盈利或经济效益为追求,甚至它都没有指标、数据之类的“KPI”,而只是用尽全力地保持体育的纯粹、全民的获得。这是超越利益的利益,不以利益为目的才是最高级的“阳谋”.
这也是苏超无法被复制的“王炸”。
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神奇变化,都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比如江苏所有城市的品牌和形象“上大分”,江苏省由“散装”而“聚合”,其意义远超体育赛事本身。
这里要特别说一说,所谓的“散装”本来就是自互联网生发出来的一个“梗”,并没有历史和现实内涵。而由于江苏人天性中对“地域感”并不敏感,所以自然就并不觉得“散装”是一种冒犯。正如一位江苏网友所言:“我们玩的不是梗,是对这片土地的深深认同”。
这种基于共同文化记忆的情感表达,超越了单纯的比赛胜负,形成了具有社会学意义的“社会资本”。
难能可贵的是,“苏超”既保持了“人民的足球”本质,又通过专业赛事团队提升观赏性和规范性,它证明草根参与与专业运营的有机结合,能够创造出持久的社会影响力。
“苏超”赋予了这个夏天全新的意义。它让足球从绿茵场滚进了市井烟火,让“散装江苏”的梗在赛场连绵起伏的人浪中化为“对抗式团结”的暖流。就像掼蛋高手打完一局仍有余韵,这个夏天的热辣与温情,亦将化作江苏持续“出牌”的底气,让每座城市的精彩都能被更多人看见,让这片土地的活力永远滚烫。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