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剧播出即被盗版”、“从商业剧到主题剧无一幸免”、“盗版清晰度已与正版无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非常骇人”……近日,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中制协)在版权保护会议上,相关负责人反复提及的互联网影视盗版问题,揭开了触目惊心的侵权乱象。据中制协统计,全国剧集行业因盗版年损失超200亿元,这还不包括电影与微短剧的损失。
“上线三分钟,盗版全网飞。”一些新剧刚上线不久,网络平台就涌现出号称“全集无水印”的盗版链接,收费极低,有些甚至只需0.01元。这些资源不仅画质参差不齐(涵盖枪版、TS版、高清修复版等),更常伴随恶意软件、钓鱼链接等安全隐患,严重侵害了版权方、制作方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这些盗版影视资源究竟从何而来?如何才能有效治理,促进影视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盗版资源泛滥,获取门槛极低
记者在多个社交平台输入热门影视剧名称加上“资源”、“免费看”等关键词,立刻搜出大量相关帖子。一些博主打着“福利分享”的旗号,在帖子中留下网盘链接或引导用户私信获取资源。部分网盘链接甚至在保存后,还能实时更新最新集数。
“之前在追的一部电视剧,花了24元购买‘超前点播’提前解锁大结局,结果才看了其中一集,就发现社交平台上该剧的全集资源到处都是;我加了一个由剧迷组成的群,里面有不少人边看盗版边聊剧情,实在是讽刺。”北京市民汪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记者调查发现,热门影视剧作上映或播出后,盗版资源迅速通过非法影视网站、网盘分享、短视频平台剪辑搬运、社交群组传播等各类渠道泛滥,治理起来困难重重。
在汪女士提供的线索下,记者在某社交平台检索发现,多个账号在剧组超级话题下发帖称可提供“结局打包资源”;评论区仅有少数网友呼吁“支持正版”,更多用户则在按博主提示留言“1”、“求私”以获取盗版链接。
二手交易平台同样是盗版资源的重灾区。记者搜索当下热播剧集或电影名称,跳出不少售卖盗版资源的链接,付费后对方很快发来网盘链接,并与正版资源同步更新。热门剧集全集打包价不过几元钱,有些低至0.01元,还有卖家提供所谓的“影视资源库”会员名额。例如,一位挂价10元售卖“4K高清万部资源”网站会员账号的卖家,其提供的网站虽自称“正版影视网”、“仅作互联网资源收集”,但在工信部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中,却查不到该网址的任何相关信息。
不少社交账号也直接参与传播。名称中带有“影视”、“资源大全”等字样的账号,设置回复特定关键词即可获取盗版链接。它们注册时间短、推文少,内容却清一色指向最新影视盗版资源。例如,一个2025年初注册的个人账号,唯一推文便是引导用户在社交平台发布引流内容后,即可获得春节档电影的枪版资源。更有甚者,一些账号直接开直播让用户在线观看电影或电视剧。
此外,短视频切片解说也成为盗版传播的新途径。部分解说视频几乎涵盖原片所有关键情节,仅添加旁白或过渡性话语,便成了所谓的“解说视频”,供网友随意观看。
危害远超行业范畴,打击面临多重挑战
中南大学网络文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耀明指出,盗版内容不仅画质差,部分更以“高清修复版”包装,实则暗藏木马、钓鱼链接等安全风险,令消费者在不知情中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这表明盗版问题的危害已突破影视行业范畴,正向社会公共安全领域蔓延。
尽管国家版权局、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等相关部门多次联合部署版权保护专项行动,如今年5月启动的“剑网2025”行动重点打击非法搬运、传播、售卖视听作品的侵权行为,但网络盗版资源为何仍大量存在?
徐耀明分析认为,盗版影视资源持续泛滥,根本原因在于其低成本、高回报、技术隐蔽性强的非法传播机制,与当前的法律规制、技术手段和多方协作间存在明显落差。尤其在去中心化传播方式普及的当下,盗版链条呈现“高效化、组织化、匿名化”特征,打击治理面临更大挑战。
具体而言:
监管协同难:著作权执法涉及文化、网信、市场监管、公安等多部门,职责交叉、信息割裂导致日常执法效率不高,难以形成“合力打击”态势。面对跨平台、跨地域、跨境侵权,地方常面临执法权限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等困难。
法律适用模糊:虽然民法典、著作权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构建了打击盗版的法律框架,但在法律责任认定标准、平台责任边界及案件管辖等问题上仍存在模糊空间。例如,平台注意义务的认定标准尚无统一共识,导致裁判尺度差异大。加之网络侵权案件普遍适用“被告所在地”管辖原则,使北上广深等地法院立案压力剧增,案件受理难、审理周期长。
公众版权意识待提升:部分用户对盗版危害认识不足,出于“方便”、“免费”心理主动寻找盗版资源,无意间成为盗版链条一环,助长了市场需求。
治理需多方发力,优化正版体验
对于如何有效治理和打击盗版影视资源,维护正版各方权益,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北京市文娱法学会新闻传媒专委会副主任孙宏臣建议,网络平台运营机构应建立及时发现和快速处置机制,追索盗版提供者的IP和网络地址,锁定侵权嫌疑人并及时报案。平台需加强监督责任,正确适用“避风港原则”,强化“红旗原则”,对显而易见的侵权作品及时删除。监管部门应建立举报查处监督机制,对多次被举报的平台进行约谈或警示。
孙宏臣同时强调,应开展知识产权维权宣传,提高公民尊重权利的法律意识,形成以买盗版看盗版为耻的社会氛围,消除盗版滋生土壤。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不少观众选择盗版的原因在于:各大长视频平台会员不互通、会员费高,且充值后仍可能面临SVIP、“超前点播”等额外消费项目,让人感觉“看不起正版”。
对此,高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正志建议优化平台会员体系:“可以考虑打通平台会员体系,建立多平台会员互通机制或推出跨平台通用会员套餐,提高会员费性价比。应综合考虑成本、市场需求和消费者承受能力,制定合理会员价格,增强正版吸引力。同时规范会员权益,明确范围,避免买了会员仍有大量广告或部分内容需额外付费。必要的额外付费项目应提前告知并确保价格合理、服务优质,让消费者消费得明明白白。”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