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市场乱象频发,严重侵害求职者权益,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近年来,服务市场快速扩张,市场主体增多,却衍生出多种扰乱秩序的问题。例如,“黑职介”通过虚假承诺诱骗求职者收取高额中介费;线上虚假招聘信息误导求职者陷入“招转培”“培训贷”陷阱,导致沉重债务负担。部分非法职业中介发布歧视性或虚假信息,甚至以招聘为名胁迫求职者从事违法犯罪活动。这些行为损害了劳动者切身利益,亟待治理。
为营造公平安全的就业环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多部门于2025年4月启动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记者近日获悉,作为行动配套措施,人社部将于2025年7月2日至31日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人力资源服务领域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线索。此举旨在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维护求职者合法权益,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充分就业。
本次公开征集的线索涵盖九个关键方面:一是未经许可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包括线下“黑职介”或通过网站、小程序等平台非法开展中介;二是“招转培”“培训贷”欺诈,诱导求职者缴纳高额费用或签订贷款协议;三是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利用“直签保录”等话术炒作引流;四是诱骗、胁迫求职者参与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五是以服装费、风险保证金等名义违规收取财物;六是扣押求职者身份证、毕业证等证件原件;七是发布包含民族、性别等歧视性条件的招聘信息;八是泄露或违法使用求职者个人信息;九是其他侵害求职者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王天玉指出,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能为劳动者和市场主体创造法治公平的环境。此次公开征集线索作为创新治理方式,积极回应社会关切,鼓励群众参与监督。这不仅能增强劳动者维权意识,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还有助于提升政府公信力,建设更健康透明的就业市场。王天玉建议借此契机,聚焦突出问题,探索长效治理机制,形成多方共治格局,促进高质量就业目标实现。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