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央媒网报道 利用学生身份注册虚拟电话卡,通过特殊设备架设通信通道,一个为境外诈骗集团提供技术支持的犯罪团伙近日被上海警方彻底摧毁。
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近日成功打掉一个涉嫌为境外电信网络诈骗集团提供技术支持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该团伙通过诱导学生注册虚拟电话卡,利用“手机口”技术帮助境外诈骗分子隐匿真实位置实施诈骗,涉案金额高达100余万元。
新型诈骗手段浮出水面
今年5月,虹口警方接到市民报案,称接到以“解除电商注册会员”为借口的诈骗电话,被骗转账1.1万元。警方调查发现,拨出电话的号码实名注册在一名职业学校学生徐某名下。
进一步侦查显示,该手机号在案发前后向全国各地拨打了数十通电话,通话时长短则几秒、长则数十分钟。这种异常通话模式引起了警方的高度警觉。
所谓“手机口”诈骗技术,是指使用一部手机通过网络聊天软件与境外诈骗团伙连线并打开免提,再用另一部手机拨打被害人电话同样打开免提,从而实现境外电诈团伙与被害人的“隔空对话”。
犯罪链条逐步清晰
警方深入调查发现,该犯罪团伙使用的都是“虚拟电话卡”。这类电话卡通过特定软件拨出电话,使用者多以销售工作为名进行申请。
诈骗分子利用了电话卡管理漏洞。当这些虚拟电话卡被用于拨打诈骗电话时,系统会弹出提醒并进行封号处理,但使用者可通过签署承诺书重新激活,每张卡总共能激活3次。犯罪分子正是利用彻底封号前的“时间差”疯狂作案。
本案中,专案组查获了30多张作案用电话卡,而根据嫌疑人的聊天记录显示,他们可能购买了上百张此类电话卡。
教师身份成犯罪掩护
随着调查深入,一个以王某为首的犯罪团伙浮出水面。王某是某职业学校的外聘教师,他利用职务之便,以校外实习名义诱导学生参与犯罪活动。
王某名下注册了一家传媒公司,实际上这是一个空壳公司,专门用于以公司名义采购电话卡。他将学生带到学校附近的酒店,声称只需激活电话卡并负责打电话,就能每小时轻松赚取100元报酬。
部分学生虽然意识到这可能涉及电信诈骗,但在王某以校外实习成绩相威胁的情况下,不得不参与其中。除已满18周岁的学生外,还有十几名未成年学生被诱导参与拨打诈骗电话。
诈骗目标以老年人为主
据警方介绍,该犯罪团伙的主要诈骗对象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诈骗话术多以投资理财为幌子,承诺“一天收益率3%-10%”、“股票几年内涨几百倍”等不切实际的高回报。
诈骗分子通常会嘱咐被害人保密,以“赚钱的机会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为借口,阻止受害人与家人沟通核实。这种手法使得不少老年人上当受骗。
犯罪嫌疑人王某到案后交代,他通过网络聊天软件与境外诈骗团伙联络,按每小时1000元收取劳务费,截至案发已获利2万余元。
目前,主要犯罪嫌疑人王某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已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其余14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群体,要对“高薪兼职”保持高度警惕,妥善保管个人名下的银行卡、支付宝、微信等带有结算功能的账户,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