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频现“偷梁换柱”陷阱 消费者维权遭遇举证难
来源:中纪央媒网 浏览量:0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中纪央媒网报道  直播间里展示的是知名品牌白桦树汁,收货时却变成另一品牌的“白桦树汁味饮料”。这样的消费陷阱正在多个直播平台频繁上演。

近日,天津市民董先生在直播间购买了一箱宣称“100%原汁”的白桦树汁,收货后却发现实物与宣传严重不符。直播间展示的是某知名品牌玻璃瓶装饮品,而他收到的却是另一品牌的塑料瓶装“白桦树汁味苏打水饮料”。

品牌“背锅”声誉受损

曾从事白桦树汁经销的刘先生透露,这种现象在直播电商中屡见不鲜。“一些直播间打着我们品牌的旗号销售,实际上我们从未授权。等消费者发现货不对版时,投诉却都指向我们品牌,严重影响了品牌商誉。”

类似情况不仅发生在食品领域。北京张先生网购的“纯肉桂丸”宣传是某知名品牌,到货却是另一品牌,且缺乏生产厂家和配方信息。天津王女士购买的“品牌空调”到货后竟是小厂家生产的“山寨机”,机身无正规出厂编号。

多方责任亟待厘清

法律专家唐震东将此类行为称为“调包计”,指出这不仅侵害消费者权益,还损害品牌商誉,破坏市场秩序。商家若构成欺诈,应承担“退一赔三”的民事责任。

主播若明知商品“货不对板”仍进行推广,需承担连带责任。特别是头部主播,更应严格履行选品审核义务。平台方也不能以“仅提供交易场所”为由推卸责任,若知情却未采取必要措施,需与商家共同承担责任。

监管措施有待加强

专家建议,监管部门应从三方面强化执法:从严处罚违规行为并公开曝光;建立数据共享机制,防止违规者换平台逃避处罚;加强跨区域执法协作,确保监管无死角。

平台方应严格落实审核机制,建立“黑名单”制度,利用AI技术对直播内容实时监测,对比展示商品与备案信息,及时发现违规行为。

“展示A品牌、发货B品牌”的套路已成为直播带货领域的顽疾。随着监管措施的不断完善和平台责任的进一步压实,这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将得到有效遏制。

消费者在直播间购物时需保持警惕,仔细核对商品信息,保留购物凭证,一旦权益受损应及时通过正规渠道维权。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声明 关于冒充我司名义发布不实信息的严正声明 江苏省射阳县城:我美丽的家乡 江苏盐城:一片新气象的蓬勃展现 长江首艘光伏游轮启航 开启绿色航运新篇章 我国建成世界最大水利设施体系 惠及人口超6亿
电影《浪浪人生》北京首映 主创分享温暖家庭力量 上海大学生旅游节焕新启幕 青春活力闪耀复兴岛 福建传统折子戏展演落幕 稀有剧种焕发新生机 永福罗汉果飘香海外 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两岸同胞宁德共庆中秋 文化交流深化血脉亲情
杭州西湖区创新涉外普法 打造国际化法治服务新模式 WTT中国大满贯赛开幕 孙颖莎王楚钦强势晋级 “绿幕直播间”造假成风,虚拟背景冒充源头工厂 贵州花江峡谷大桥通车,“横竖”创世界纪录 排练11个月打磨精品!雷剧《苏子与罗湖》9月29日公演 剑指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
农村客货邮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多项措施提升服务效能 枝江同心花海:科技赋能农旅融合 助力乡村振兴 民乐特色农产品借电商渠道走出深山 太湖新辟两条水上旅游线路正式试航 三亚游艇产业蓬勃发展 前九月接待游客超90万人次
非遗技艺延边辣白菜:从餐桌“C位”到致富产业 广东茶位费争议引热议 餐饮收费合理性受关注 湖北枝江向巷村:柑橘产业带动乡村美丽蜕变 山西转型发展见实效 "天空蓝"成生态新名片 2025中网:郑钦文伤愈回归强势晋级 中国金花女单赛场喜忧参半
多国机器人青岛竞技 人形足球赛成焦点 林芝群众文艺汇演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 2025香港国际中医药大会聚焦可持续发展 呼吁全球协作 闽剧电影《双蝶扇》获金鸡奖提名 将登陆全国院线 2025“白塔夜话”启幕 数字光影点亮京城文化遗产
五千吨级江海联运船首航黑龙江,刷新该航线货运纪录 2024年我国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创新投入稳中有升 “小辣椒”长成“大产业” 一颗香梨里的山区”致富路” 史观错乱,背叛民族——赖清德和民进党媚日谬论遭台湾各界挞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