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央媒网报道 “本想找份工作改善生活,如今却背上一身债,每天被催收电话困扰……”36岁的叶强说起求职司机时遭遇的“套路运”,懊悔不已。近期多地曝出类似案件,骗子以“高薪保底”为饵,诱骗求职者贷款购车,最终让其负债累累。
高薪为饵:从“零首付”到“被迫”贷款
叶强曾在招聘网站看到“全职司机,月均收入超万元,跑满26天保底10500元”的招聘信息,面试时公司“正规”的办公环境和统一工装让他放下戒心。当被要求贷款购车时,对方以“零首付”政策诱惑,他签下5年期、月供3900元的合同,指定跑九寨沟专线。可实际跑单后,订单量远不足,保底承诺成空谈。
货车司机毛伟的经历如出一辙。他应聘时,公司以“月入过万”吸引,要求无车者签订委托购车合同。“签约时好几人围着推介,我没细看合同,也没比对车价。”后来他被告知“征信不足需补2万”,实则金融机构已足额放贷,这只是骗子巧立名目骗钱。
环环设套:空壳公司的“话术陷阱”
成都市郫都区法院审理发现,此类诈骗团伙多为“空壳公司”,无实际业务却设“连环计”:先通过招聘网站精准锁定求职者,经“专业”面试和征信查询获取信任;再以“有车加盟”“无车贷款购车”为由,用“零首付”“高保底”诱签合同,甚至虚增车辆配置、高开发票,让市场价12万的车卖到16万以上。
更糟的是,求职者贷款在自己名下,车却登记在“公司”名下。提车后,骗子或安排超长超载订单,或干脆不派单,让司机无法达到约定跑单天数。想退车?对方又以“保险费”“车辆使用费”为由拒不退费,转头将车转给下一个受害者。
警方提醒:三招识破“套路运”
“这些公司都经过话术培训,最短时间内诱导签约。”成都新都警方指出,求职者要谨记:一是核实资质,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公司是否有实际业务;二是拒绝“提前付费”,任何以“加盟费”“征信不足补费”等名义收钱的,多为骗局;三是不轻信“轻松入职”“高薪保底”,司机岗位收入与跑单量挂钩,不存在“稳赚不赔”。
目前多地已开展专项整治,成都郫都法院近期宣判一起“套路运”案,9名被告人获刑,追赃110余万元。法官提醒,遇骗要保留合同、转账记录等证据,及时报警,莫让“求职梦”变“负债坑”。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