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央媒网报道 在广州广东国际划船中心,运动员们正为第十五届全运会展开紧张训练。这条承担赛艇、皮划艇项目的赛道水质清澈,其水源来自流溪河,经过严格监测持续稳定达到Ⅱ类水质标准,为赛事顺利举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为确保水上赛事水环境安全,广州市建立了多部门协同机制。生态环境部门负责统筹协调,水务部门推进污水管网建设维护,农业部门管控农业面源污染,城管部门监督工地排污,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白云区作为涉及4个全运场馆的核心区域,由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牵头,持续推进涉水问题和隐患排查整改。
在方案制定方面,广州先后出台多项专项保障方案,针对室外涉水场馆编制"一河一策"保障方案。白云区在6月底前完成"一涌一策"编制,明确责任分工。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34个全运省控水体全部达标,两个涉水场馆水质分别稳定在Ⅱ类和Ⅲ类。
科技手段的应用为水质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两个室外涉水场馆周边,无人机搭载多光谱传感器每日进行水质遥感监测,5套新增微型水站24小时不间断监测。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加密监测和快测快报机制,能确保水质问题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置。
应急演练同样不可或缺。6月25日,白云区与花都区联合开展跨区域环境应急演练,模拟水体突发污染事件,有效检验了跨部门、跨区域应急响应能力。
通过统筹布局、精细管理、科技赋能和应急保障,广州已构建起全方位的水环境安全保障体系,为全运会水上赛事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