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央媒网报道 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罗汉果加工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碌地将这些“金色果实”分选、装车,发往全国各地。小小的罗汉果,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甜蜜果”。
十月深秋,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斗江镇的一家罗汉果加工车间内呈现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人们穿梭在堆满金黄果实的筐篮之间,熟练地进行分选、搬运、装运作业,准备将这批优质的罗汉果发往全国各地。
金色果实,深秋丰收正当时
走进斗江镇的罗汉果加工车间,扑鼻而来的是罗汉果特有的清香。工人们手法娴熟地将果实按大小、品相进行分类,确保每一批出货的罗汉果都符合标准。
“今年的罗汉果品质特别好,市场需求量也大,我们每天都在加紧处理订单。”一位正在分拣的工人说道,手中的活计一刻不停。
车间外,满载罗汉果的货车整装待发,这些来自三江的“金色果实”将通过各种销售渠道,走进千家万户。
全链升级,小果子成就大产业
近年来,三江侗族自治县积极推动罗汉果产业从传统的种植业向“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转型升级。
通过引进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当地不仅提高了罗汉果的附加值,还打造出了一系列深加工产品。从最初的原材料供应,到现在的精深加工,三江罗汉果产业的转型升级之路越走越宽。
“我们不再只是简单地销售鲜果,而是通过深加工提升产品价值。”当地一家加工企业的负责人介绍道。
促农增收,甜蜜事业助力乡村振兴
罗汉果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当地群众开辟了一条稳定的增收渠道。不少村民通过参与罗汉果的种植、加工和销售,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在加工车间工作,既能照顾家里,又有稳定的收入,比外出打工强多了。”一位在车间工作的当地村民满意地说。
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完善,罗汉果产业带动了当地运输、包装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形成了良性的产业发展生态。
特色之路,产业振兴见实效
三江侗族自治县依托当地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大力发展罗汉果这一特色产业,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
通过标准化种植、精细化加工和品牌化营销,三江罗汉果在市场上的知名度不断提升,产品销路持续扩大。
“我们要把罗汉果产业打造成三江的一张新名片。”当地产业发展负责人表示,“未来还将继续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
从种植到加工,从生产到销售,三江侗族自治县通过一颗小小的罗汉果,书写着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篇章。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罗汉果真正成为了带动群众增收的“甜蜜果”,铺就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振兴之路。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