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蛳从水塘到粉碗的千亿旅程:成就一碗柳州粉的真香奥秘
来源:中纪央媒网 浏览量:976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提到柳州,那独特的酸、辣、鲜、香、烫、爽风味便涌上心头,一碗螺蛳粉让这座城市声名远扬。这份美味的核心食材——小小的螺蛳,如何培育?又如何经历重重工序登上亿万餐桌?探访柳州养殖基地与加工市场,我们揭开了这一“螺蛳产业密码”。

流水提质 养殖基地“螺”力升级

踏入柳江区里高镇的螺蛳养殖基地,村民们在池塘中忙碌捕捞,正是丰收好时节。技术员介绍:“我们一年培育两季螺蛳,幼苗生长四个月便可捕捞上市。”今年基地引入流动水养殖技术——活水能改善水质环境,不仅螺蛳品质更佳,亩产也有效提升。这种增效增收的模式已吸引上百位村民加入,共同推动了螺蛳养殖与加工产业链的发展动力。

产销两旺 万吨级交易链打造美食支柱

刚出水的鲜活螺蛳,立即通过庞大交易链进入后续环节。走进柳州海吉星农贸市场,数十家螺蛳加工店铺整齐排列,加工机轰鸣不止。“每日出销量不低于1000斤,”一名店主分享道。除供应鲜活螺蛳外,脱壳后的螺肉经深加工和晒干处理,也以袋装方式销往全国。整个市场每天都上演螺蛳吞吐传奇——日均加工交易高达5万斤规模,印证了它作为螺蛳粉核心食材的巨大需求量。

小“螺”撑起千亿产业 汤与料皆见真章

小小螺蛳在烹饪中一物多用:整颗带壳螺蛳精心熬煮成就螺蛳粉醇厚鲜美的灵魂汤底;螺肉亦可单独入料,为粉碗添加一份鲜香口感。正因每一环节都极致发挥其价值,2024年柳州市商务局数据显示,螺蛳粉全产业链年收入突破750亿元,同比增长13.4%。产业规模全国延伸,实体店面近5万家;同时预包装螺蛳粉风靡全球30多国与地区——不起眼小螺蛳终凭实力撬动一个名副其实的大产业。

一颗颗螺蛳不仅撑起了一碗碗诱人粉食,还串起千亿产业链。无数农户因养螺致富,全球消费者因一筷地道滋味识得“柳州味”,水塘里的静默生灵早已与柳州的发展脉搏紧密相融——这是螺蛳产业创造的鲜活时代图谱。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声明 关于冒充我司名义发布不实信息的严正声明 江苏省射阳县城:我美丽的家乡 江苏盐城:一片新气象的蓬勃展现 新疆打造发展新格局: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前沿 广东严阵以待超强台风“桦加沙” 全省启动应急响应
探寻新疆沙湾大盘鸡的美味密码 清远阳山板栗丰收带动农旅融合 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国际资源助推共同富裕 杭州商会搭建企业出海服务平台 智慧农业“齐鲁样板”:从无人农机到产业协同,科技重塑山东农耕图景 赛事之余邂逅大熊猫 网球明星成都行展现城市多元魅力
贵州遵义发生沙门菌食物中毒事件 专家详解防治要点 智能科技重现宋代点茶技艺,首台AI抹茶机杭州亮相 北极航道首开中欧快线:18天直达刷新海运纪录 从超女到舞台女王:李宇春用二十年诠释“音乐与初心” 美丽陷阱:“轻医美”风靡背后藏风险,消费者需警惕过度宣传
香港特区政府启动台风“桦加沙”紧急事故监察及支援中心 台湾将调涨民生电价 当局能源政策遭质疑 川滇交界乡城举办白色灌礼文化周 助推大香格里拉旅游联动 全国技能大赛郑州开幕 新职业赛项超半数折射产业变革 国庆中秋连休带热长线游 电子行程单将全面推行
拉萨城郊荒滩变身生态景区 古树林成游客“新宠”带动乡村增收 秋日内蒙古牧区喜迎“草场分红” 合作社模式助牧民增收 科技融合文旅 桂林展区东盟博览会秀出现代新玩法 四川乡城色尔宫村:白藏房与红色记忆交织的百年古村 秋季起多地试点中小学“春秋假”,假期制度优化引关注
古韵新潮 江西婺源错峰游受捧,非遗体验激活徽文化魅力 郎朗纽约发布新专辑《钢琴书2》 以多元曲目传递钢琴魅力 两岸同胞福建畲乡共庆丰收 民俗活动传递团圆情 瓜灯照古今 浙江平湖以文化IP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 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我国灌溉工程体系覆盖耕地超10.8亿亩
铁路“甜”道助力民生福祉 中老铁路成就舌尖上的“水果自由” 消费贷贴息政策落地,车市再获强心剂 网约车保费困局待解,车主企业双双承压 五年积案一朝解 司法温情暖人心 一一道外区法院执行团队人性化办案获当事人赞誉 官方深夜通报“蔡国强烟花秀争议”:已成立调查组并赴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