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梨树示范田再生农业实现增产与生态双赢
来源:中纪央媒网 浏览量:109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中纪央媒网报道  近日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举办的“再生农业,生生不息”主题活动传来喜讯:耘远农场示范田通过创新种植模式,玉米亩产达1120.2公斤,较当地传统种植方式增产超过200公斤,成功展示了黑土地保护与粮食增产协同推进的可行路径。

这片示范田采用以“梨树模式”为核心的再生农业技术体系,通过免耕播种减少土壤扰动、秸秆全覆盖防治水土流失、宽窄行轮作实现用地养地结合。同时,选用兼具耐草甘膦与抗虫特性的优质玉米品种,配合“一季一药”的精准植保方案,在有效控制杂草的同时,显著降低了农药使用量。

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实验站站长李保国教授指出:“再生农业不是简单限制土地开发,而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通过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提升生产效率。这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多方协作,最终要让农户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作为技术推广的实践者,梨树镇宏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雨分享了切身感受:“过去总担心保护土壤会影响产量,现在通过科学种植,不仅土壤越来越肥沃,玉米的品质和产量也同步提升,周边农户都主动前来学习经验。”

目前,这种“既要土地健康,又要粮食满仓”的创新模式,为传统农业向“提质增效”转型提供了成功范例。随着测产结果的公布,这项融合生态保护与高效生产的种植技术有望在更广范围推广应用,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声明 关于冒充我司名义发布不实信息的严正声明 江苏省射阳县城:我美丽的家乡 江苏盐城:一片新气象的蓬勃展现 广西三江高山红薯喜获丰收 "甜蜜产业"助农增收 艺术点亮乡村 西安城郊涌现"乡创"热潮
内蒙古"捡秋"旅游走红 农事体验成文旅新热点 安徽首创"农业保险+"改革 多维赋能乡村振兴 山西和顺经济转型显成效 多元发展走出资源型城市新路 浙江金华村民自演"村戏" 让万年稻作文明鲜活绽放 吉林梨树示范田再生农业实现增产与生态双赢
青海贵南县万亩小麦开镰收割 机械化作业保障秋粮丰收 香港前三季度访港旅客超3600万人次 年度目标有望达成 陕西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上半年休闲农业营收超37亿元 2025年中国乒乓球俱乐部甲A比赛在成都挥拍开赛 援青主题电影《靠近我看见你》青海展映 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低空经济开启城市交通新纪元 专家称将迎爆发式增长 “一带一路”食品安全合作迎来新进展,多国共筑贸易便利化通道 “十四五”生态建设成果显著 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慎签空白劳动合同,法律专家支招防范劳动风险 青海海东启动媒体行活动 多角度展示河湟文化魅力
沂蒙山茶产业调研:绿叶变“金叶”的绿色之路 54部中国学研究经典亮相上海 涵盖16国学者成果 海南自贸港即将全岛封关 开放型经济体系成型 AI代写黑工厂曝光:论文网文沦为流水线产品,监管迫在眉睫 上饶数字文化“新三样”扬帆出海 网文网剧网游闯世界
秋日润燥首选百合 滋阴安神缓解秋燥不适 华侨华人助推农业科技合作 中外融合共筑粮食安全 粤港澳发布新一批“湾区标准” 累计已达262项 《余生有涯》定档10月16日 聚焦夫妻携手共渡人生风暴 宁夏乡村学校“燃梦行动” 五年阅读改变移民子女成长轨迹
北京空中丝绸之路联通94条航线 辐射70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航点 永兴农村创业主体破万 成乡村振兴新引擎 黑龙江新能源装机超煤电 占比达57.9%创历史 报名人数破万 七彩云南格兰芬多自行车节将启幕 广西糖业瞄准810亿元产值 打造国际先进制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