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荒滩变身“绿色方舟”:民乐智慧农业点亮乡村振兴路
来源:中纪央媒网 浏览量:3273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中纪央媒网报道  在祁连山北麓的张掖市民乐生态工业园区,一座43万平方米的智能玻璃温室如“绿色方舟”般矗立戈壁,让昔日寸草不生的荒滩焕发新生——年产9000吨串番茄远销高端市场,更让当地民众踏上产业致富路。这不仅是农业生产的突破,更是西北干旱地区“向沙要宝”的乡村振兴样本。

曾经的戈壁荒滩,如今缘何成为“希望田野”?关键在于对资源禀赋的精准挖掘与发展路径的创新。民乐县坐拥丰富光热资源与广阔戈壁,当地企业避开耕地争夺,深耕荒滩潜力,打造出国内单体规模领先、技术密集的生态产业化项目。通过水肥一体化智能技术,定时定量精准灌溉施肥,彻底打破传统农业对自然条件的依赖,用科技破解了“贫瘠魔咒”。

技术落地终要惠及民生。企业创新“车间教学+定向培训”模式,让昔日“面朝黄土”的农民变身智能设备操作员,月收入超4000元。从法国引进的串番茄品种,在智能温室中育出整齐果型与鲜亮色泽,成功打入国内高端市场,年产值达2.5亿元。这座“农业工厂”更成了“富民平台”,实现“不占耕地却增产增收,保护生态又惠及民生”的双赢。

如今,这座智能温室已成为民乐百亿级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产业园的核心支点。它证明:没有“绝对劣势”的土地,只有未被激活的资源。正如企业负责人所言,他们要做的不仅是“荒滩变果园”,更是“农民变股东”——让乡村特色产业真正成为民众的“致富钥匙”。

从“望沙兴叹”到“沙里淘金”,民乐的实践为西北干旱地区提供了发展启示:立足差异化路径,将光热劣势转为品质优势,让戈壁荒滩释放经济价值。当智能温室的绿意点亮戈壁,这片土地正书写着“科技重塑地理禀赋,产业激活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声明 关于冒充我司名义发布不实信息的严正声明 江苏省射阳县城:我美丽的家乡 江苏盐城:一片新气象的蓬勃展现 青海海东启动媒体行活动 多角度展示河湟文化魅力 沂蒙山茶产业调研:绿叶变“金叶”的绿色之路
54部中国学研究经典亮相上海 涵盖16国学者成果 海南自贸港即将全岛封关 开放型经济体系成型 AI代写黑工厂曝光:论文网文沦为流水线产品,监管迫在眉睫 上饶数字文化“新三样”扬帆出海 网文网剧网游闯世界 秋日润燥首选百合 滋阴安神缓解秋燥不适
华侨华人助推农业科技合作 中外融合共筑粮食安全 粤港澳发布新一批“湾区标准” 累计已达262项 《余生有涯》定档10月16日 聚焦夫妻携手共渡人生风暴 宁夏乡村学校“燃梦行动” 五年阅读改变移民子女成长轨迹 北京空中丝绸之路联通94条航线 辐射70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航点
永兴农村创业主体破万 成乡村振兴新引擎 黑龙江新能源装机超煤电 占比达57.9%创历史 报名人数破万 七彩云南格兰芬多自行车节将启幕 广西糖业瞄准810亿元产值 打造国际先进制糖基地 业主私挖300平米地下室,整楼32户房屋开裂被捕
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评国家级生态科普教育基地 山西省海外联谊会国情研修班开班 港澳海外理事开启山西交流周 宁化油茶产业绿了荒山富了民 水土治理与特色农业双赢 枣庄辣子鸡的产业化之路:从家常菜到百亿集群 乌拉特后旗:麦草轮作新模式,黄土生金效益增
金秋丰收看河套:多元种植模式谱写现代农业新篇章 “简述中国 牍懂丝路”展览走进山东大学,推动简牍文化传承创新 全国首设婴幼儿发展管理本科专业,破解托育人才短缺难题 河南“四好农村路”建设实现跨越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东北首届水博会沈阳开幕,智慧水利成焦点
国乒男女队双双挺进亚锦赛四强,半决赛将战日韩 舞剧《天工开物》启动海外巡演,首站登陆悉尼歌剧院 全国首部大湾区轨道交通条例出台,2026年起实施 广东阳春打造鳜鱼百亿级产业链,种苗供应占全国七成 湖北天门服装电商产业年交易额突破500亿元 带动就业与人口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