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央媒网报道 粤港澳三地14日共同发布新一批27项“湾区标准”,覆盖产业、营商、文化等多个领域,助力区域一体化发展。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香港特别行政区工业贸易署、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及科技发展局近日在广东佛山联合发布新一批共27项“湾区标准”,涵盖产业、营商、文化等多个方面。这批标准将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在相关领域的规则衔接。
标准体系不断完善 五年成效显著
“湾区标准”是指经粤港澳大湾区利益相关方共同协商确认,在大湾区内共同实施的各类标准的总称。
近五年来,“湾区标准”清单持续拓展,有效推动了三地在基础设施、民生保障、人文交流等领域的互联互通。
这一标准化合作机制为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服务全运盛会 规范龙舟赛事与志愿服务
本次发布的多项标准将直接服务于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及相关赛事。
其中,《民间龙舟竞赛组织管理规范》统一了竞赛规则、安全准入与应急流程,使遍布乡镇的传统龙舟活动能够对接全运会标准。
《大型活动志愿服务通用规范》则对志愿者仪容仪表、服务细则以及全龄友好场景等作出全面规范,提升服务水平。
覆盖领域广泛 累计达262项
截至目前,粤港澳三地已联合公布262项“湾区标准”,覆盖交通、水利、中医药、绿色生态、养老服务等36个领域。
这些标准为大湾区建设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和制度保障,有效促进了要素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
随着新一批标准的发布实施,粤港澳三地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方面取得新进展。“湾区标准”正成为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