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低碳岛建设成效显著 多领域形成可复制经验
来源:中纪央媒网 浏览量:3965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与科技财务处二级调研员滕文亮在《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以来,海南省在绿色低碳试点示范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

1752283793587585.jpg

资源循环利用亮点突出。海南省积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昌江黎族自治县依托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成功引入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实现了尾矿零排放的目标。通过创建“无废细胞”,海南构建了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梯队。例如,海口中心项目作为首批“无废工地”,采用可循环利用钢模板等设备有效减少了建筑废弃物。三亚在“无废城市”建设中打造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其经验被生态环境部选为典型案例。此外,2024年海南可降解塑料制品替代率预计将达到80%。

碳汇交易创新突破。海南出台了《海南省碳普惠管理办法(试行)》,建立了碳普惠应用平台,并完成了新能源汽车驾驶、“一网通办”零跑动等六类低碳场景的信息化建设。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的成立以及《海南红树林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的开发,为万宁小海、琼海沙美内海的红树林碳汇项目提供了支撑,这些碳汇成果已用于抵消第三届消博会以及2024年、2025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碳排放。同时,海南率先完成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碳库调查,开发出全国首个国家公园碳汇产品。

气候适应能力持续增强。海南省建立了覆盖全省的气候监测网络,对降水、海平面上升等关键要素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建设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监测体系,并依托海南应对气候变化智慧管理平台,实现了对气候风险的动态评估与预警响应。全省森林覆盖率已达62.1%,通过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实施低效林改造,进一步提升了森林固碳能力。海口市入选国家首批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正在推进江东新区零碳新城建设。海口北港岛的气候适应实践入选了生态环境部2025年“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先进典型案例。

国际合作助力转型。在能源基金会等支持下,海南正积极探索洋浦近零碳示范区、东方减污降碳协同工业园区等工业园区的绿色低碳转型路径,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声明 关于冒充我司名义发布不实信息的严正声明 江苏省射阳县城:我美丽的家乡 江苏盐城:一片新气象的蓬勃展现 青海海东启动媒体行活动 多角度展示河湟文化魅力 沂蒙山茶产业调研:绿叶变“金叶”的绿色之路
54部中国学研究经典亮相上海 涵盖16国学者成果 海南自贸港即将全岛封关 开放型经济体系成型 AI代写黑工厂曝光:论文网文沦为流水线产品,监管迫在眉睫 上饶数字文化“新三样”扬帆出海 网文网剧网游闯世界 秋日润燥首选百合 滋阴安神缓解秋燥不适
华侨华人助推农业科技合作 中外融合共筑粮食安全 粤港澳发布新一批“湾区标准” 累计已达262项 《余生有涯》定档10月16日 聚焦夫妻携手共渡人生风暴 宁夏乡村学校“燃梦行动” 五年阅读改变移民子女成长轨迹 北京空中丝绸之路联通94条航线 辐射70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航点
永兴农村创业主体破万 成乡村振兴新引擎 黑龙江新能源装机超煤电 占比达57.9%创历史 报名人数破万 七彩云南格兰芬多自行车节将启幕 广西糖业瞄准810亿元产值 打造国际先进制糖基地 业主私挖300平米地下室,整楼32户房屋开裂被捕
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评国家级生态科普教育基地 山西省海外联谊会国情研修班开班 港澳海外理事开启山西交流周 宁化油茶产业绿了荒山富了民 水土治理与特色农业双赢 枣庄辣子鸡的产业化之路:从家常菜到百亿集群 乌拉特后旗:麦草轮作新模式,黄土生金效益增
金秋丰收看河套:多元种植模式谱写现代农业新篇章 “简述中国 牍懂丝路”展览走进山东大学,推动简牍文化传承创新 全国首设婴幼儿发展管理本科专业,破解托育人才短缺难题 河南“四好农村路”建设实现跨越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东北首届水博会沈阳开幕,智慧水利成焦点
国乒男女队双双挺进亚锦赛四强,半决赛将战日韩 舞剧《天工开物》启动海外巡演,首站登陆悉尼歌剧院 全国首部大湾区轨道交通条例出台,2026年起实施 广东阳春打造鳜鱼百亿级产业链,种苗供应占全国七成 湖北天门服装电商产业年交易额突破500亿元 带动就业与人口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