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菲尔普斯的社交账号(INS)上大多是自己闲云野鹤般的生活,但一段长达五页的声明,把这位游泳历史上GOAT级别的存在,拉回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北京时间8月14日,40岁的菲尔普斯在INS上发布长文,炮轰美国泳协:“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57%的游泳奖牌都归美国队;八年后的巴黎,美国游泳队只拿了44%的奖牌。我扪心自问,这个项目发生了什么变化,答案很清晰:这不是运动员的问题,这是美国游泳协会领导层的问题。”
菲尔普斯言之凿凿、痛陈利弊,颇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意味,以至于他开始犹豫,“不确定是否要让自己四岁的儿子参与游泳”,更是直言美国泳协最高层需要进行“系统性改革”。
那么,菲尔普斯眼中的美国游泳怎么了?
炮轰美国泳协,不止菲尔普斯
事实上,美国游泳从巴黎奥运会就处于漩涡之中,特别是不少选手完赛后的“紫薯脸”都蒙上了兴奋剂的疑云。新加坡世锦赛上,美国游泳队因为在泰国备战期间食物中毒,由世界泳联批准了医疗豁免,允许运动员使用特定药物参赛,但仍然不乏争议。
不过,菲尔普斯这篇炮轰美国泳协的长文,针对的是美国游泳统治力的下滑。
8月1日,当新加坡游泳世锦赛步入尾声,曾经的游泳明星罗切特在INS上发布了一张墓碑照,上面写着:“美国游泳,1980-2025。”
随后菲尔普斯转发了这条帖子,并写道:“这是美国游泳所需要的警钟吗?让我们走着瞧。”
一天后,传奇游泳运动员罗迪·盖恩斯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同样痛批美国泳协,并认为队内弥漫着一种“理所当然”的心态。
彼时的美国游泳队状态回暖,在世锦赛倒数第二天连夺三金,反超澳大利亚抢回奖牌榜头名的位置。
一如中国乒乓在每个单项上都是夺冠第一大热门,美国游泳也有属于自己的骄傲。以奥运会为例,2012年伦敦奥运会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美国队均夺得16枚金牌,比第二名高出10枚以上。
因此当三位泳坛名宿连番炮轰,美国泳协也难以招架。美国泳协的代理CEO鲍勃·文森特甚至在菲尔普斯的帖子下留言,感谢名宿们的批评,并在声明中表示:“我们尊重并重视罗迪、迈克尔、瑞安以及所有美国游泳前辈的意见。我们理解这些评论出于对美国游泳的热情与真心期望。”
立正挨打的姿态摆足之后,鲍勃·文森特真正的重点来了:“我们对评论的时机感到遗憾与失望。美国游泳队在新加坡经历了严重的疾病困扰,而这些评论给本已艰难的运动员和教练增加了更多的公众压力。”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