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百镜大战”打响!智能眼镜离手机有多远?
来源:中纪央媒网 浏览量:1734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巨头入场、销量猛增,但成为“下一代超级终端”仍需时日

QQ20250729-090542.png

2025年,智能眼镜赛道骤然翻红,闯入公众视野。小米、阿里巴巴等大厂纷纷推出新品,京东数据显示,今年“618”期间AI眼镜成交量同比激增7倍,AR眼镜用户数增长70%。一时间,市场风起云涌,“百镜大战”格局初显。

这股热潮在年中集中爆发。6月26日,小米发布“面向下一代的个人智能设备”小米AI眼镜,雷军在其自媒体视频中亲自展示:设计适合亚洲脸型,镜架仅约40克,可全天佩戴。他称其为“AI随身入口”——集实时AI助手(“超级小爱”)、解放双手的第一人称相机、开放式耳机于一体。发布会未结束,多家门店即告售罄。7月26日,阿里巴巴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宣布推出首款自研AI眼镜,预计年内发布。更早的7月22日,谷歌在AR领域唯一合作的中国企业XREAL发布新品,京东预约量超2.6万。

市场数据印证了这股热度。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将达1451.8万台,同比增长42.5%;中国预计达290.7万台,同比大增121.1%。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至2025年中,华为、Rokid、百度、雷鸟创新、谷歌、Meta等品牌均已推出相关新品。

从“极客玩具”走向大众

智能眼镜形态多样。杭州灵伴科技(Rokid)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主要有五类:仅音频功能型、音频+摄像头型(可拍摄、AI场景分析)、AI+AR型(具备显示功能)、分体式AR型(需有线连主机)及VR型(因体积和眩晕问题市场萎缩)。“市面上99%的AI眼镜属于第二类形态,”该负责人指出,小米新品即属此类。

Rokid今年6月推出的Glasses则属于第三类——AI+AR眼镜,除AI大模型外,还搭载AR显示技术,提供信息提醒、智能提词、导航等功能。其创始人祝铭明2月在公开演讲中一句“没稿子”,借助该产品火爆出圈,相关视频全网传播超20亿次。

实用的功能正吸引着普通消费者。小米门店中,试戴的李女士看重其第一人称相机功能:“户外运动时解放双手,能抓拍生动画面。”即将留学的丁女士则关注翻译功能:“对‘留子’很实用。”销售人员表示,样品供不应求,顾客络绎不绝。

“早期用户追求前沿科技,将其视为未来生活象征。”Rokid相关负责人表示。IDC中国高级分析师叶青清指出:“随着轻量化发展,更多普通消费者关注实用性功能,如全天候语音助手、拍照、翻译、导航等。”用户群体正从科技极客、游戏玩家向大众消费者转变。

为何迎来“元年”?需求与技术双成熟

2025年被业内再次称为“智能眼镜元年”。回溯历史,2012年谷歌眼镜因功能、价格和市场成熟度问题未能普及。如今局面为何不同?

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秦宗认为,这是“需求端”和“技术端”同时成熟的结果。普通消费者对可穿戴设备实现信息交互、翻译、导航等功能的需求已培育成型,如同智能手机发展历程中用户习惯的培育阶段。雷鸟创新创始人李宏伟曾表示,眼镜作为全球数十亿人刚需,若有一半佩戴者愿意替换传统眼镜,市场规模将媲美智能手机,这正是巨头与新锐竞相入局的关键。

技术层面也取得突破。秦宗解释,智能眼镜(尤其是AR型)的关键技术在于微显示技术(将大屏幕微缩至芯片)和光波导等图像传送技术。“这两大技术系统近两三年经多厂商研发,已到非垄断性成熟阶段。”AI大模型的成熟更是锦上添花。技术的进步使产品更轻便、清晰、功能全面且成本优化,逐步突破“重量、续航、性能”瓶颈。

叶青清指出,当前国内行业呈现多线并行态势,增长潜力巨大且竞争格局瞬息万变。科技巨头、互联网企业、XR创业公司、传统眼镜商乃至手机公司纷纷涌入,高中低端产品交织,垂直功能新品层出,“百镜大战”如火如荼。

距离“超级终端”还有多远?挑战犹存

行业对智能眼镜寄予厚望,称其为“新一代随身AI入口”、“下一个AI交互入口”。Rokid的目标是将其打造成“像手机一样的下一代超级终端”,兼具实用与娱乐功能,且外观如常。

然而,智能眼镜真能担此重任吗?秦宗认为,将显示系统定义为互动入口本身合理,过去十年是手机。长远看,眼镜的可穿戴优势突出,但“目前其交互功能与手机差距明显”,成为主流入口“至少需5到10年发展与积淀”。

当前面临的首要技术挑战是“不可能三角”——性能、重量和续航难以兼顾。Rokid相关负责人坦言此困境。秦宗进一步指出,现有显示技术提供的图像质量离“终极显示”仍有差距,且未能解决眩晕问题根源——“辐辏-调节冲突”(3D图像视差与固定光学成像深度不匹配导致)。

此外,行业在产能供应(工艺复杂、多技术融合)、用户心智培育(功能认知不足)、隐私保护(需完善机制)及生态建设等方面仍需探索。Rokid表示正通过创新材料(轻薄光学材料、轻质结构)、工艺提升(高集成度)、与高通等合作采用先进制程芯片(提升算力、优化功耗)来寻求平衡。小米也强调将优化设计、采用高效能芯片、加强本地化数据处理和隐私保护,并推动行业在AI交互、安全、设备兼容等关键领域建立共识与标准。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声明 关于冒充我司名义发布不实信息的严正声明 江苏省射阳县城:我美丽的家乡 江苏盐城:一片新气象的蓬勃展现 高原竞速:马蹄踏响羌塘草原 渤海湾畔的“绿色变奏”
四川蜂桶寨拍摄到多段大熊猫“吃播”“遛娃”画面 高空看低空:一座小镇的“飞天梦” 足不出户实现 “蔬菜自由” 对话非遗传承人李老师:一针一线,绣出时代新韵 AI照进现实:如何拥抱智能时代的工作与生活?
绿色科技点亮生活:从家庭阳台到智慧城市的生态实践 跨越山海,携手共筑发展梦:一带一路上的中马情谊 秋冬换季健康指南:家庭常备药清单与科学用药提醒 家庭出行新选择:深度体验丰田赛那智能电混双擎 暑期银幕:光影交织的多元娱乐盛宴
笔墨新生:中国书法的当代生活融入与多元价值 杭州队阵容厚度助力,98:66大胜湖州队斩获三连胜 西安将打造“唐诗之都”文化品牌 《南京照相馆》香港热映,观众好评如潮 数字化手段助力世界遗产保护:杭州“数智运河”提供创新范例
古风团播:青年群体中的“国风新消费”热潮 峨眉武术热与乐山文旅新风貌 云南鲜花咖啡:两岸交流的“高原特色纽带” 高校迎新机器人“上岗”:科技赋能开学季 折射中国机器人产业新活力 千年古塔“出圈”背后:当“绿色能量窗”遇见文物保护
布鲁斯·威利斯与额颞叶痴呆抗争:家人守护下的硬汉余晖 海南榴莲丰收季落幕 国产鲜品凭"树上熟"优势站稳市场 新式茶饮:以体验创新与健康升级打开茶文化新窗口 开学季“文具出海”热潮涌动 嘉兴制造借创新与服务拓全球市场 短视频代运营陷阱:“零成本变现”幌子下的300万诈骗案
华晨宇火星演唱会苏州开唱 七夕浪漫与文化创新交织 夜游锦江:古今交融绘就成都夜经济新图景 “样式雷”文化赋能 畲族村寨绽放和美新颜 洛川早熟苹果迎丰收季:果香满枝头 产销两旺助增收 健康简约饮食成新风尚 多地餐厅践行抵制野生动物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