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央媒网报道 近年来,多地推出父母育儿假政策,允许子女3周岁前的夫妻每年享受5至15天不等的带薪假期,旨在鼓励共同育儿、减轻家庭负担。然而政策落地过程中,不少员工反映“有假难休”,尤其男性员工申请休假时面临更多阻力,甚至有企业以旷工为由拒绝批假或解除劳动合同。
尽管多地出台条例明确育儿假为合法权利,但执行效果参差不齐。一些用人单位设置障碍、驳回申请,或要求员工以事假、年假抵扣,导致育儿假沦为“纸面福利”。在一起江苏案例中,一名男职工申请育儿假被拒,公司擅自将其假期转为年假并扣发补贴,最终法院判决支持职工诉求。另一起案例中,一名父亲因紧急育儿需求未获准假而缺勤,被单位认定为旷工并解雇,仲裁机构认定该解雇违法。
专家指出,育儿假执行难的主要原因包括企业用工成本增加、部分地区政策缺乏强制约束力,以及传统性别观念影响。当前多数地区要求企业全额承担休假工资,且未明确违法责任,导致企业执行意愿低。男性员工请假更易遭到拒绝,反映出“育儿以母为主”的观念仍然普遍。
为推动育儿假有效落地,有建议提出应建立政府、企业、个人共担的休假成本机制,将育儿假待遇纳入生育保险支付范围,减轻企业压力。同时,需进一步明确用人单位法律责任、加强监管,并倡导男性共同承担育儿责任,避免假期政策加剧职场性别不平等。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