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节省费用,北京的金女士选择在医生李某家中接受水光针注射。本应变美的期待,却演变成噩梦。当晚她便出现低烧,面部注射点陆续出现增生、瘢痕,伴随剧烈痛痒。经诊断,她患上炎症肉芽肿,反复治疗数月未愈,甚至因服用激素药物引发膝盖积液与内分泌紊乱。经司法鉴定,其损伤构成十级伤残。
心力交瘁的金女士将李某及其供职的医美诊所诉至法院,索赔50万元。她认为李某私自使用来源不明产品(后称是某胶原蛋白)且违规在家操作应负全责,诊所则因监管失职需承担连带责任。
法院审理揭示关键事实:李某虽持有执业资质,但其行为严重违反《医师法》。法律规定医师必须在注册的执业地点、类别和范围内行医。李某擅自在家中操作,使用无法证明合法来源的产品,直接导致金女士伤残,构成根本性过错。法院强调,金女士为省钱选择上门服务,虽存在不当行为,但这与损害后果无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诊所责任方面,法院指出无证据显示其提供了注射品或与李某构成共同侵权。李某行为属个人履职范围外的违规操作,诊所对此不承担法律责任。
最终,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判决李某赔偿金女士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23万余元,诊所无需担责。
法官警示:
严守执业规范:医美具高风险,医师必须在注册机构内按资质范围执业。任何私下在非医疗机构操作均属违法。
警惕来源不明产品:消费者务必核实机构资质、医师执业信息及产品合法来源(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切勿轻信优惠诱惑。
维权成本高昂:医美损害鉴定复杂,维权过程艰难。谨慎选择正规机构与项目是规避风险的根本。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