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风裹着桂花香掠过窗台时,我正对着电脑屏幕敲下最后一行代码。抬头瞥见窗外,一轮圆月已悄悄挂上深蓝色的天幕,像被谁精心擦拭过的银盘,清亮得能照见人心底的褶皱。
桌上摆着同事送的月饼,莲蓉馅的,甜得有些发腻。我想起小时候,每到中秋,母亲总会提前几天就开始忙活。她把白芝麻、花生碎、冰糖末拌进糯米粉里,揉成一个个圆滚滚的月饼胚,再放进老式铁锅里慢慢烤。等待的间隙,我和弟弟会搬着小板凳坐在院子里,看父亲用竹竿打桂花,金黄的花瓣簌簌落在我们的头发上、肩膀上,空气里满是甜香。那时的月亮好像比现在大得多,也亮得多,洒在院子里的石板路上,像铺了一层薄薄的霜。我们捧着刚出炉的月饼,咬一口,外皮酥脆,内馅香甜,连带着月光都变得有了滋味。
如今在这座陌生的城市,我再也没见过那样亮的月亮,也再没吃过那样香甜的月饼。刚才给母亲打电话,她笑着说家里的桂花开了,弟弟正帮着打桂花,准备做月饼。电话那头传来弟弟的笑声,还有风吹过桂花树的沙沙声,我的眼眶忽然就湿了。
我走到阳台,望着那轮圆月,仿佛能透过月光看到家里的小院:母亲在厨房忙碌的身影,父亲坐在院子里抽烟的模样,弟弟追着院子里的小猫跑…… 原来,无论走多远,故乡的月亮永远是心中最亮的那一盏,它照着我们走过的路,也牵着我们对家的思念。
月光洒在我的身上,带着一丝凉意,却也让我想起家里的温暖。明年中秋,我一定要回家,和家人一起,再赏一次故乡的明月,再吃一口母亲做的月饼。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