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舞高原——黑颈鹤“降级”背后的青海守护
来源:中纪央媒网 浏览量:236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国庆假期,阳光穿透高原的薄雾,地处青藏高原的西宁野生动物园内不时传出清亮的鹤鸣,引得游客驻足观赏。

  眼前的黑颈鹤黑白相间,有的昂首挺立,有的单腿站立、将头埋进翅膀,高冷的模样宛如一个个优雅的雕塑。

  饲养员李晓清提着装满泥鳅和玉米粒的食桶,轻步走向黑颈鹤饲养区。“千鹤,开饭啦!”话音刚落,一只黑颈鹤便围了过来,亲昵地蹭了蹭她的手背,低头啄食时,红色的头顶在晨光下格外醒目。“它们不像其他鸟类那样活泼,自带高冷气质,但也有着独特的灵性。”李晓清说。

11.jpg

  前两年,“千鹤”的妈妈因为受伤在野外落单,被人们发现并送往西宁野生动物园进行救助。2023年7月,“千鹤”在这里降生时,工作人员专门为它开辟了15平方米的单独鸟舍,配备恒温装置和监控设备。饲养员每天会根据它的生长情况调整食谱,从最初的碎肉糜到如今的荤素搭配营养餐,精心照料下,“千鹤”身体日益强壮。

  黑颈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栖息于海拔2500米至5000米的高原、草甸等地带,是世界15种鹤类中唯一生活、繁殖在高原的鹤类。在西宁野生动物园,像 “千鹤” 这样的黑颈鹤还有十余只。除了饲养,动物园还会对园内的黑颈鹤进行野外生存能力训练,达到放归条件后就会让它们重回湿地。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来兴从事黑颈鹤研究30余年,足迹遍布青海的重要湿地。“黑颈鹤是高原生态的‘晴雨表’,它们的数量变化直接反映生态环境质量。”李来兴说。

  通过卫星跟踪技术,李来兴和团队致力于研究黑颈鹤迁徙和生存特性。他介绍,团队研究显示,黑颈鹤的繁殖地呈现片状、越冬地呈现线状,按照栖息地平均密度计算,青海境内的黑颈鹤数量在5000只左右。

  “每年春季,黑颈鹤从西藏日喀则、云南昭通等地出发,一个月内就能抵达青海繁殖地;秋季返程时,带着幼鸟的鹤群会放慢速度,沿途寻找‘补给驿站’,整个旅程要两个月。”李来兴表示,根据长期观测和DNA采样分析,黑颈鹤在迁徙时不是单纯的直线迁徙,而是会根据种群的飞行速度以及沿途“补给驿站”的分布情况,按照网状路线进行迁徙。

  在祁连山国家公园,曾经因过度放牧而退化的湿地,如今重现水草丰美的景象。2020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黑颈鹤从受威胁物种名录中除名,其保护级别从“易危”调整为“近危”。这一变化的背后,是青海多年来对湿地生态的持续守护。截至目前,青海省已建立各级湿地自然保护区19处,修复退化湿地200余万亩,监测到的黑颈鹤分布点位超过100个。

  “近年来,随着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减少,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提升,黑颈鹤的栖息环境日益改善,生存状况也越来越好。”李来兴说。

  生态向好,鹤影翩跹。从人工繁育到科学放归,从个体救助到生态修复,一幅人与黑颈鹤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声明 关于冒充我司名义发布不实信息的严正声明 江苏省射阳县城:我美丽的家乡 江苏盐城:一片新气象的蓬勃展现 追着月亮的旅行 繁荣通道经济见证中国西部加速迈向开放高地
2025年两岸同胞迎中秋联谊活动在福州举办 鹤舞高原——黑颈鹤“降级”背后的青海守护 “金花”万寿菊 绽放振兴路 动账短信提醒服务门槛提高 赖声川邀您10月12日共赴喀什星空音乐嘉年华
千年文物汇聚浙大艺博馆 青春力量接续文化传承 OpenAI更新GPT-5 Instant模型:依旧理性、稳重,但更具共情力 金融助力“湘超” 开启国庆消费新体验 县域高质量发展巡礼 || 永吉“三重奏” 29岁智障女子继承遗产后被争相照顾,“长不大”的她究竟该由谁来监护?
蓝田县开展秦岭环保护鸟宣传活动 APAI 亚太人工智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国区公开赛开幕 湖北潜江小龙虾交易火爆 广东南雄明确资金使用方案南雄市人民政府 上海多地提前下达乡村振兴补助资金
300万粉丝网红敖其尔坠车去世,警方排除他杀,家属发声 谢娜:不敢相信我要主持央视中秋晚会 从“够用”迈向“好用” 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 匈塞铁路塞段全线通车 王曼昱/蒯曼逆转问鼎WTT中国大满贯
本世纪最晚中秋来了!比去年晚了19天 中纪央媒网总编戴成明中秋江苏行:共庆团圆,情满金秋 领导决策网社长李友君中秋江苏连云港基层调研行,共绘团圆情。 茶香引客来 文旅谱新篇 江西武夷山红茶街区盛大开街 山西吕梁致26死38伤火灾事故宣判:13人获刑
多个高速服务区回应“排队叫号充电”:此举能减少插队矛盾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蕴含重大机遇 “买短乘长”导致超载,老问题该有新解法了 香港举行“紫荆花开 香满神州”国庆文艺晚会 《2025 中国海洋发展指数报告》发布,海洋生态状况总体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