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电 本网讯 (执行主编 田立会) 公主岭市范家屯镇吉农养殖专业合作社里,一场“蚯蚓喂鸡”的生态好戏正在上演。大棚里,暗红色的蚯蚓在腐熟的秸秆中蠕动;鸡舍内,芦花鸡啄食着新鲜蚯蚓,咯咯声此起彼伏;包装车间里,带着“生态认证”标签的鸡蛋正被装箱,即将发往长春、沈阳等地的商超。
以前秸秆烧了污染环境,现在成了蚯蚓的口粮,蚯蚓喂鸡,鸡肉鸡蛋品质翻番,这循环账一算,咱村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手里攥着刚签署的订单脸上笑开了花,合作社理事长张军说。
在2018年合作社探索“蚯蚓+生态鸡”养殖模式以来,不仅破解了农业废弃物处理难题,更让周边130多户村民搭上了“致富快车”,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富民曲”。
小蚯蚓激活大循环,生态养殖破题增效
张军介绍说:刚创业搞养殖时,最头疼的是饲料成本和污染问题,早年合作社单纯养鸡,玉米饲料价格波动大,鸡粪堆积还影响周边环境。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农技培训中了解到蚯蚓转化农业废弃物技术、秸秆、菜叶、鸡粪等废料经过发酵能成为蚯蚓的“营养餐,而富含蛋白质的蚯蚓,正是鸡的优质饲料。
说干就干,合作社流转20亩土地建起蚯蚓养殖大棚,又引进“太平2号”优良蚯蚓品种。村民们惊讶地发现,往年一把火烧掉的玉米秸秆、蔬菜大棚的废弃菜叶,如今成了香饽饽。合作社以每吨150元的价格收购,一年能“吃掉”周边500多吨农业废弃物,既解决了污染问题,又为蚯蚓提供了充足饲料。
用蚯蚓喂出来的鸡,抗病性强,肉质紧实,鸡蛋蛋黄颜色深、口感香。负责鸡舍管理的村民李桂华算了笔账,传统养鸡每只成本约35元,用蚯蚓混合饲料喂养,成本降到30元,且出栏时间缩短15天。生态鸡和鸡蛋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
吉农合作社的“富民经”不止于此。除了吸纳20名村民长期就业,合作社还推出“入股分红+技术扶持”模式。年底按利润分红。对想自主养殖的农户,合作社免费提供蚯蚓种苗和养殖技术,统一回收成品鸡和鸡蛋。
扩链提质谋长远,振兴路上步履稳
如今的吉农合作社,已从单一养殖升级为“蚯蚓培育—生态养殖—产品加工—电商销售”的全产业链模式。投资建设的鸡蛋深加工车间,开发出卤蛋、蛋粉等产品,通过直播带货、社区团购,产品远销北京、上海等地,年销售额突破500万元。
合作社理事长张军说;明计划建设一个农业废弃物处理中心,把蚯蚓养殖规模扩大到50亩,再带动100户村民加入。张军指着规划图说,合作社还打算打造“生态养殖研学基地”,让城里人来体验蚯蚓培育、捡鸡蛋的乐趣,发展乡村旅游等。
从田间废弃物到“生态黄金”,从单打独斗到抱团致富,公主岭吉农养殖专业合作社用一条小小的蚯蚓,串起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更串起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这样的“富民故事”,正在吉林大地上不断续写新的篇章。
作者 葛优 高慧敏 伊少军 责任编辑 佟庆和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