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25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46.3万人,同比增加1万余人,就业总量持续增大。面对这一形势,广西将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统筹中央、自治区各项资金20.8亿元(人民币,下同),持续织密就业服务保障网。
今年以来,广西深入实施“筑梦广西·职引未来”行动,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深入开展“百校联百园、千企促就业”供需对接;持续推进“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大力实施“万企进校园”计划。同时,加快“职达校园”服务站建设,启动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及“广西名企名校行”等活动。据统计,今年1月至5月,广西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已举办毕业生招聘活动285场,发布岗位34万个,组织就业指导207场次。
广西人社部门聚焦强服务、提技能、稳就业,着力夯实集成基础,推动数字赋能,目标是打造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就业公共服务体系。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就业促进处处长姜杰介绍,今年计划建设“职达校园”就业服务站超50家,“家门口”就业服务站超400家,不断完善体系,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多部门联合发力,部署实施“才聚广西”就业岗位扩容、“技兴广西”就业能力培优、“暖心广西”就业服务提质、“宜业广西”就业保障护航四大计划,全力以赴做好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
各地市也积极出台举措吸引青年人才:
南宁市推出高层次人才补贴、应届毕业生万元专项生活补助、青年人才生活补助、“邕江计划”领军人才团队专项等一揽子政策。
梧州市成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校企联盟,构建“政府+企业+高校”联动机制,113家成员单位聚焦岗位开发等需求。
玉林市精心打造人才工作品牌,作为国家首批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实施城市,率先完成市、县、镇、村四级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累计建成228个就业服务站点、“创就玉林”信息化服务平台和玉林技能人才服务产业园。
钦州市组织就业创业典型宣讲,根据企业需求和毕业生专业方向精准开展技能培训,鼓励考取证书增强竞争力。截至今年5月底,该市累计发放国家创业担保贷款297笔6391万元,直接扶持297人创业、带动1682人就业。
近日,广西外国语学院举办的2025届毕业生夏季就业双选会,便吸引了180余家优质企业到场,提供就业岗位逾2000个。
为精准帮扶青年就业,广西对招用特定高校毕业生和登记失业青年,且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的企业和社会组织,按每人最高1500元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今年1月至5月,全区减征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分别达14.32亿元、4.42亿元,发放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性补贴1.13亿元。
随着一系列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各项惠企措施扎实落地,市场主体活力得到有效激发,广西就业形势更加稳定。今年1月至5月,全区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8.85万人,同比增长4.6%。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