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澜湄合作机制启动十周年和中越建交75周年之际,第九届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治理与发展青年创新设计大赛(简称澜湄青创赛)决赛在越南河内正式开幕。复旦大学1日公布了这一消息,本届赛事以“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为核心主题,汇聚来自澜湄六国的青年才俊,共同规划区域教育发展蓝图。
澜湄青创赛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于2015年发起创立,是一个完全由学生自主运营的地区治理赛事平台。经过多年发展,该赛事已成为中国周边最具影响力的青年治理活动,足迹遍及中国青海、广西、上海,以及老挝万象、柬埔寨金边和泰国普吉。截至目前,已举办8届赛事和14次周边活动,吸引了2500余人次参与,收集到430余份创新创业设计方案。
本届赛事进一步拓宽了合作网络,国际组委会高校从原先的9所扩展至26所伙伴高校。越南河内国家大学副校长陶青长强调,越南高度关切澜湄区域治理和发展工作,认为该地区面临的挑战需各方共同应对。来自六国的72名选手携30个创意方案进入决赛,这些方案是从初赛403人、101个项目中筛选而出。选手们将重组为跨国团队,围绕教育普及、公平、优质、保障、多样和终身教育等主题展开创新实践。
在具体项目提案中,复旦大学团队针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障碍,提出构建标准化数字技能认证框架和跨国人才流动机制。越南河内国家大学人文社科大学的项目则聚焦中学生职业探索,旨在建立支持体系。柬埔寨项目回应农村教育公平挑战,建议将巴士改造为配备数字工具的移动课堂,为偏远社区提供灵活教育解决方案。
YICMG评委会主席、复旦大学教授郑宇称赞青年选手展现了朝气和智慧,指出参赛作品问题意识清晰、解决思路明确,为澜湄教育未来提供了可持续行动蓝本。赛事工作人员、复旦大学学生冼颖瑜表示,大赛搭建了宝贵交流平台,选手方案体现了深度思考和现实关怀。
决赛阶段,所有作品将通过两轮评审展示、专家集中指导和创业导师团个性化指导接受多维度评估。参赛团队还将参与“项目路演”和新增的“国际学术报告会”,运用视频演示、交互式网页等多元方式提升展示互动性。学术报告会邀请多学科专家加盟,鼓励跨学科碰撞,增强项目理论深度和实践价值。
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钱海红在致辞中强调,澜湄六国山水相连、命运与共,期待选手突破思维边界,做创新开拓者;融通多元文化,做文明互鉴践行者;聚合群体智慧,做协同发展推动者。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参赞王德鑫通过视频指出,过去十年澜湄合作深化了各国关系,为经济民生注入动力。越南河内国家大学人文社科大学校长黄英俊承诺继续支持YICMG平台,期待新十年拓展多领域合作。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