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发展关乎人民健康权益、医药行业升级和科技自立自强。国家医保局近日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并于7月1日举行政策解读发布会。
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黄心宇介绍,该文件涵盖五大方向共16条举措:强化创新药研发支持、促进医保与商保目录准入、推动临床应用、提升多元支付能力、完善组织保障体系,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医保准入提速,80%新药两年内覆盖
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显著加速创新药可及性。新药从上市到纳入医保周期由5年缩短至1年,约80%的创新药可在上市2年内进入医保。2024年目录新增的91个药品中,33个实现"当年获批、当年纳入",五年内新药占比从2019年32%跃升至98%。
创新药享受全流程政策倾斜。2024年38个"全球新"药物谈判成功率高于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谈判药品入保后普遍实现销量与销售额双增长。续约规则同步优化,合理控制降价幅度,允许1类创新药触发降价机制时重新谈判。
引导真创新,避免同质化竞争
医保中心副主任王国栋指出,2018年以来医保基金为149个创新药支出超4100亿元,2024年单年支出已破千亿。但针对当前部分领域同质化严重问题,《若干措施》着力引导差异化创新:
研发端:探索医保数据服务机制,支持精准定位临床需求
准入端:建立多维度价值评估体系,强化药物经济学应用
支付端:对商保创新药目录药品实施"三除外"政策(不计入自费率、集采监测、按病种付费)
打通临床应用堵点
破解"进院难"问题,政策明确:
医疗机构不得以药占比等为由限制创新药配备
谈判药和商保创新药可突破"一品两规"
病种支付标准外,允许医疗机构申报特例单议
医保部门同步推行基金预付和即时结算,缓解医疗机构垫资压力。
助力中国药走向世界
医药价格司司长王小宁表示,2024年我国药企达成超500亿美元海外授权交易。新措施将:
依托中国—东盟集采平台拓展国际市场
支持药企借助港澳优势全球化布局
探索谈判价格保密机制,适应海外上市需求
培育"耐心资本",鼓励商保扩大创新药投资
临床价值显著提升
政策红利推动产业跨越式发展:1类创新药获批数量从2018年不足10个增至2024年48个,2025年上半年已近40个。临床用药结构持续优化,中国抗癌协会数据显示,肿瘤患者五年生存率十年间提升10.4个百分点,相当于每年多挽救50万生命。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