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央媒网报道 当城市尚未完全苏醒,早市已是一派热闹景象。如今,赶早市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属日常,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其中,把它视为体验地方文化与市井烟火气的时髦方式。同时,早市也成为许多外地游客深度游的打卡选择。
东北早市堪称“早市界顶流”,流传着“没逛过早市,等于没来过东北”的说法。哈尔滨红专街早市即便清早七点也已人潮涌动,网红小吃如巧克力油条、油炸糕、牛肉蛋堡等备受年轻人喜爱。除了美食,这里还能买到各种农产品甚至日用杂货,但要注意——东北早市多数严格限时,例如红专街早市从清晨五点营业至九点,过时不候。
此外,东北还有如抚远的东极鱼市、伊春的升辉早市等特色集市,分别以新鲜的江鱼、林区山货等吸引游客,展现浓厚的地域物产特色。
武汉人习惯将吃早餐称为“过早”,这座城市的早市以丰富多样闻名。热干面、豆皮、糊汤粉、面窝等经典汉味早餐,兼顾南北风味,成为在地饮食文化的重要代表。
不仅东北和武汉,青岛的早市主打海鲜,云南的早市则充满民族风情与山野气息,瑞丽等地还能尝到傣味特色小吃。杭州、南京、西安等城市也纷纷推出融合非遗、文创、艺术元素的早市新体验,吸引年轻人驻足。
随着早市在社交平台上走红,诸如福建霞浦、广西柳州等地的市场也因特色小吃或“打边炉”餐饮新模式成为旅游热点。早市已从传统的买菜吃早餐场所,扩展为集购物、饮食、体验、文化于一身的综合消费空间。
未来,早市或将进一步与旅游服务结合,提供特产售卖、多语支持及更多便民服务,持续释放“早经济”新活力。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