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央媒网报道 近日,2025中国(广西)—东盟职业教育合作发展大会在南宁举行。在“具身智能赋能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平行会议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傅源方表示,广西将建设具身智能产教融合创新中心,计划每年为东盟国家培养200名以上掌握具身智能技术的高层次人才,加快构建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具身智能作为人工智能领域新兴方向,正逐步推动产业变革与升级。傅源方介绍,广西将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资源,与头部企业合作开发面向智能制造的技术资源库,推动跨国远程教学与资源共享。此外,还将实施中国—东盟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计划,依托南宁职业技术大学中国—越南电子信息现代工匠学院等平台,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
跨境合作机制也将进一步深化。广西拟与东盟国家共同制定具身智能技术技能标准,联合举办中国—东盟智能制造技能大赛,搭建人才选拔与交流平台,并在智能制造生产、调试与维护流程优化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
南宁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蹇兴超表示,面对产业升级新需求,学校将通过共建产业学院、建设智能实训基地、构建“智能感知—决策—人机协作”课程体系等举措,推动具身智能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服务区域产业升级与中国—东盟职教合作。
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要门户,近年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将职业教育作为推动产业升级与国际协作的重要抓手。目前已建成21所高水平高职学校、17个中国—东盟现代工匠学院,累计招收东盟学历生549人,培训人次超过3万。
会议当天,中国(广西)—东盟人工智能职业教育联盟正式成立,“中国(广西)—东盟AI技术服务中心”也同期揭牌。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