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产业园5G滴灌“浇”出80万斤订单
来源:中纪央媒网 浏览量:2878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春日的晨雾未散,肥东响导乡蒋祠社区乡村振兴产业园里,21120个黑色种植盆中的蓝莓苗在智能滴灌系统的嗡鸣中苏醒……

“蓝莓君”品牌主理人朱朕是一名“海归”新农人,他轻点手机,蓝莓苗生长情况的实时数据立马跃然屏上。这片采用椰糠基质盆栽技术的新苗,将在2026年实现年产80万斤蓝莓,带动周边600名群众就业。更引人注目的是驻村工作队联合村“两委”打造的农文旅电商版图——从云端认养到赏花摘果,从田头直播到研学课堂,这片数字农场掀起的数字农业革命,正以科技触手重构着传统农业基因。

科技筑基:盆栽蓝莓托起“数字农时”

在50厘米见方的黑色种植盆里,21120株蓝莓根系正通过5G物联网与云端“对话”,AI算法自动调配适宜蓝莓本阶段生长所需的营养液,精准维持土壤pH值4.5—5.5的黄金区间。

“传统蓝莓地栽的种植方法会酸化土壤,容易造成耕地板结。”朱朕轻叩种植盆,展示其中的“黑科技”——基质土由椰糠、菌渣和矿物盐合成。区别于传统地栽大水漫灌,盆栽系统搭载脉冲式滴灌技术。直径0.6毫米的滴箭将水肥直接送达根系,配合进液与出液的成分分析传感器,系统会自动启动补充定制肥液,实现“根系渴了马上补水、营养不够及时补充”的精准供给。相比传统灌溉,这种方式大幅节水40%以上,同时田间管理的自动化让日常人工成本降到最低。曾在田埂间“望天收”的脱贫户蒋先明,如今常年在产业园务工,他感慨:“以前我们种地都是蹲在田里‘猜’长势,现在看看手机就知道每株苗的‘健康’状况了!”

农旅织网:从“田间”到“云端”的产业链

可以预见,盆栽蓝莓的工业化种植范式,正在江淮大地书写“从泥土到云端”的转型样本。

自去年6月到村以来,蒋祠社区驻村工作队通过参加多部门业务培训,结合走访调研多个先进村学习产业发展经验,引进中国科学院博士团队、安农大教授团队,根据村情民需共同制定适合本村特点的乡村振兴行动方案。在前期储备的一系列产业计划中,“蓝莓君”品牌成为产业园公开招引的第一位“农业合伙人”。工作队联合村集体合作社计划以蓝莓产业为轴心,辐射出多元融合场景:打造2000平方米的智慧冷库,通过田头预冷库与冷链物流合作,实现新鲜蓝莓新鲜采摘,2小时入库,全程无菌保鲜,进一步降低损耗率,提升蓝莓新鲜品质与口感;计划开发“蓝莓云栽”小程序,启动用户认养盆栽,届时用户可360度实时观看蓝莓生长直播,三年目标是培育10万+“云果主”;桃花林畔、观光小菜园、玻璃温控热带水果园、多肉植物园将被5公里园内观光步道串联起来,形成“赏花摘果”的四季农文旅动线。

电商赋能:数据流激活乡村“新经济”

年初,在产业园旁边的一处闲置员工宿舍内,几个年轻人进进出出忙活着。绿色的抠像幕布、4K全景摄像头,还有环形球形专业补光灯等专业设备前,农产品样品被一一摆放整齐。经过一系列的调试,几天之后直播间正式在“抖音”“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亮相,每日固定播6个小时,热度持续攀升……这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小宿舍正成为蒋祠社区乡村振兴的数字基建平台,在未来,它将重新定义“农忙”与“收获”。

“我们要让每颗蓝莓都成为流量入口。”到村后,驻村工作队助力产业园探索构建“政企合作+数字赋能”发展新模式,招募培养村播达人,引入专业电商运营团队和农产品供应链企业,打造数字化直播间。工作队从大众传播角度分析产业园运营,基于受众行为制定“场景营销+产业联动”传播策略,将种子育苗、田间管理、瓜果采摘等特色场景融入多样直播,打造沉浸式体验项目。未来,还可联合新招引的观光农业项目开展农耕文化研学、定制化农产品预售等业务,带动村集体增收。

直播间电子屏跳动着实时电商交易数据,智慧滴灌系统记录每颗蓝莓的成长档案。夜幕降临时,星辉与直播间灯光交织——这里既有田头直发的顺丰冷链车轰鸣,也有主播“农货出村”的吆喝,还蕴藏着“云农主”们托起的乡村振兴新图景……随着“农文旅电”四位一体格局渐成,蒋祠社区的春天故事,将为乡村振兴写下充满科技质感的时代注脚。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声明 关于冒充我司名义发布不实信息的严正声明 江苏省射阳县城:我美丽的家乡 江苏盐城:一片新气象的蓬勃展现 最高检联合多部门发布无障碍环境建设典型案例 江苏太仓吸引560余家德企落户 德企聚集地是如何炼成的?
浙江民进助力衢州高质量发展 “教育+文化”助推共富新实践 张家界鹞子寨景区“闭关”十年后重新开放 将于9月27日迎客 从荒地到“致富金山”!看这里的无花果如何“甜”满振兴路 横琴粤澳合作区成立四周年,琴澳融合释放发展新动能 东北新能源产业崛起,吉林黑龙江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在广州开幕 川西乡城:人与猫共生的香巴拉传说 2025年服贸会在京成功举办 达成超900项合作成果 西安机场新开两条直飞航线 国际航空网络持续扩容 鲜为人知的美食家鲁迅:文学巨匠的味蕾之旅
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 西安千年瑰宝焕发新生机 全国首个科普月金安区主场活动来袭 六安航天科普基地受邀助力科普 中国三小将止步田径世锦赛男子110米栏半决赛 郑国良督导抗旱工作及农村供水安全工作 紫湖镇召开9月份重点工作部署会
重庆拓展就业见习岗位助力青年职场过渡 长沙开展“一喷多促”防灾作业,保障晚稻稳产丰收 湘西召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讨会,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中国—东盟特色商品汇聚中心在南宁启动 助推双边贸易深度融合 上海交大全国首设技术转移硕士,助力AI应用人才培养
非遗板板龙灯首秀澧水,张家界夜游再添文化新景 连江三千亩橄榄迎丰收,采摘可持续至小雪 吕梁山100兆瓦光伏项目并网,年供绿电1.85亿度 银川破解水资源困局:再生水循环利用每年可创增45亿元 苏州民营企业以创新破“内卷”,技术出海成趋势
云南学术年会聚焦边疆治理,专家共议社会发展路径 中韩青年海南共护海洋,2025年“SUNNY”行动启动 上海非遗精品亮相卡萨布兰卡,促进中摩文化交流 数字技术重塑文旅体验:沉浸、智能与跨界成为新趋势 香港桂冠论坛11月举办,12位邵逸夫奖得主将与青年科学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