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尽其用丨从“一把火”到“一袋菇”,这里的小秸秆不简单!
来源:中纪央媒网 浏览量:5195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春播正当时,在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的田间地头,如今很难看到玉米秸秆被付之一炬的场景。秸秆,去了哪儿呢?在距离县城几公里的食用菌产业园里,打包好的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早已堆满了货场。原来,秸秆摇身一变,“长成”了蘑菇!

产业园内的食用菌生产车间,只见工人们正驾驶着推土机,将发酵后的秸秆堆成堆,这些冒着热气的秸秆将被送入菇房,作为种植双孢菇的基质。

1.jpg

  作为基料的秸秆,如何能培育出蘑菇呢?

  “公司现在有24间双孢菇菇房,每年需要秸秆4000吨左右。”甘肃鸿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张成勇说,秸秆不能直接用于种植蘑菇,需要经历三次发酵过程。

  第一次发酵需要将玉米、小麦秸秆浸泡预湿,并添加畜禽粪便、生石灰等辅料,按照一层秸秆一层辅料堆制发酵,发酵耗时半个月左右,要保持80摄氏度左右的发酵环境;经过第二次发酵巴氏消毒和第三次发酵集中培养菌丝后,带有菌丝的基质便挪入菇房,十天左右长出第一茬双孢菇。

  “经过两次发酵的基质也可以挪入菇房培养菌丝,但是菌丝培养产生病虫害的风险较高,并且菇房的利用周期增长半个月以上。”张成勇说,企业采用三次发酵技术之后,一年的生产季由6次增加到8次。

  “过去,秸秆要么烧掉,要么堆在村里,影响人居环境;现在,秸秆可是‘香饽饽’。”临泽县倪家营镇养牛大户刘振华说,养牛、养羊需要秸秆,生产有机肥也需要秸秆,就连种蘑菇也需要秸秆。

  “我养了300多只羊和100多头牛,粗略统计,一年需要秸秆1000多吨。”刘振华说,一亩秸秆100元,不需要村民收集,养殖户、肥料厂、蘑菇生产企业会主动到田间打包运走。

  “企业生产有机肥年需要秸秆2000吨左右,畜禽粪便2万吨左右。”临泽县鼎丰源凹土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天生说。

  据了解,临泽县现建有高标准双孢菇菇房125间,年产双孢菇达1.3万吨以上,年消耗秸秆超过2万吨。从“一把火”到“一袋菇”,小秸秆撬动了当地食用菌产业。

  “全县73.41%的农作物秸秆、75%的畜禽废弃物得到循环利用,‘种植业—畜牧业—菌业’三元结构循环发展的模式基本形成。”临泽县丝路寒旱农业发展中心主任马学军说。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声明 关于冒充我司名义发布不实信息的严正声明 江苏省射阳县城:我美丽的家乡 江苏盐城:一片新气象的蓬勃展现 最高检联合多部门发布无障碍环境建设典型案例 江苏太仓吸引560余家德企落户 德企聚集地是如何炼成的?
浙江民进助力衢州高质量发展 “教育+文化”助推共富新实践 张家界鹞子寨景区“闭关”十年后重新开放 将于9月27日迎客 从荒地到“致富金山”!看这里的无花果如何“甜”满振兴路 横琴粤澳合作区成立四周年,琴澳融合释放发展新动能 东北新能源产业崛起,吉林黑龙江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在广州开幕 川西乡城:人与猫共生的香巴拉传说 2025年服贸会在京成功举办 达成超900项合作成果 西安机场新开两条直飞航线 国际航空网络持续扩容 鲜为人知的美食家鲁迅:文学巨匠的味蕾之旅
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 西安千年瑰宝焕发新生机 全国首个科普月金安区主场活动来袭 六安航天科普基地受邀助力科普 中国三小将止步田径世锦赛男子110米栏半决赛 郑国良督导抗旱工作及农村供水安全工作 紫湖镇召开9月份重点工作部署会
重庆拓展就业见习岗位助力青年职场过渡 长沙开展“一喷多促”防灾作业,保障晚稻稳产丰收 湘西召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讨会,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中国—东盟特色商品汇聚中心在南宁启动 助推双边贸易深度融合 上海交大全国首设技术转移硕士,助力AI应用人才培养
非遗板板龙灯首秀澧水,张家界夜游再添文化新景 连江三千亩橄榄迎丰收,采摘可持续至小雪 吕梁山100兆瓦光伏项目并网,年供绿电1.85亿度 银川破解水资源困局:再生水循环利用每年可创增45亿元 苏州民营企业以创新破“内卷”,技术出海成趋势
云南学术年会聚焦边疆治理,专家共议社会发展路径 中韩青年海南共护海洋,2025年“SUNNY”行动启动 上海非遗精品亮相卡萨布兰卡,促进中摩文化交流 数字技术重塑文旅体验:沉浸、智能与跨界成为新趋势 香港桂冠论坛11月举办,12位邵逸夫奖得主将与青年科学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