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引领下,船舶靠港使用岸电被视为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措施。海南海事局于2日宣布,海南正加快船舶岸电推广步伐。全省109个具备建设条件的泊位中,已有94个建成岸电设施,覆盖率达86.24%,标志着该省在岸电建设上取得显著突破。
海南海事局联合多部门,在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举办了2025年“节能宣传周”主题宣传活动暨岸电使用推广活动。活动中强调,海南正针对船岸接口不匹配、操作不便等问题,推动采用灵活的岸电转接车模式,并加装适配不同船型的设施,以探索解决船舶岸电“最后一米”的连接难题。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和海南自贸港的重要国际航运枢纽,洋浦港成为海南首个实现泊位岸电全覆盖的公共码头。据海南海事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洋浦港已建成8套高压及低压岸电设施,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033吨,同时显著降低港口区域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及颗粒物排放,充分彰显绿色港口建设的成效。
未来,海南海事局表示将凝聚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力量,持续推进岸电推广工作,加快构建绿色航运体系,让船舶岸电成为自贸港绿色航运的亮丽名片。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