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的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碧草连天。曾经人迹罕至的牛奶湖畔,如今已是游客络绎不绝的景象。据太仆寺旗文旅局7月2日公布的数据,自端午节(5月31日)以来,牛奶湖已累计接待游客超过35万人次,单日最大游客接待量更是突破了5万人次。
牛奶湖,原名白音查干淖尔(蒙古语意为富饶的白色湖泊),是镶嵌在锡林郭勒大草原腹地的一颗天然碱水湖明珠。历经多次火山活动与地层变迁,湖底沉积了丰富的碳酸钙等多种矿物颗粒。湖水流动时搅起这些悬浮的矿物颗粒,赋予湖水宛如牛奶般温润独特的色泽。
站在湖边,山峦、湖水与天际的线条如淡雅水墨般分隔时空。眼前是漫无边际的茫茫草原,脚下是奶白色的湖水荡漾。今年端午节假期,牛奶湖因多位自媒体博主的打卡视频而在网络爆红。截至目前,相关视频总播放量已超2亿次。热度带来了游客量的激增,高峰期单日涌入的自驾车辆就超过了3万辆。为应对游客需求,当地在湖上铺设了玻璃栈道,成为新的打卡点(中新社记者 奥蓝 摄于6月29日)。
游客左春强专程从天津自驾而来,计划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草原深度游,牛奶湖是他的首站。“绿草、蓝天、羊群和马群,锡林郭勒太美了,”他赞叹道,“湖边不远处还有牧民赛马比赛,那场景令人难忘。”
牛奶湖的意外走红,给当地文旅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对接待能力和旅游规划提出了严峻挑战。太仆寺旗分管文旅工作的副旗长贺丁坦言,当地是以农牧业为主的旗县,常住人口仅约10万。他最近每天都驻扎在湖畔协调工作。
目前,当地正全力加强牛奶湖周边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许多年轻的政府工作人员贡献了创意方案,例如在湖中架设“牛奶水龙头”装置,流出的却是真正的纯牛奶,这个“在牛奶湖喝牛奶”的项目深受游客喜爱,日均售出牛奶千余杯。住在附近的牧民牵来马匹提供骑乘体验,一个周末就能收入上千元;当地餐饮食品企业也纷纷入驻或引流;周边旗县的文旅部门也带着服务前来助阵。
在保障游客体验的同时,当地政府将生态保护置于重要位置。湖畔搭建的所有设施均为临时建筑,可随时拆除;为避免过度踩踏草场,铺设了多条道路并设置导览;对私家车实行交通管制,防范碾压草原;重点生态区域的植被补种和修复工作也已提上日程。每天,上百名当地志愿者自发来到湖边,维护秩序、捡拾垃圾、提供引导服务,有时还会为游客免费提供矿泉水。
“我们希望通过努力,向游客展示内蒙古大草原风景如画、热情好客的形象,”贺丁表示,“目前,这波旅游热度正在向周边地区辐射,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趋势。”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