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段:直面挑战,展现韧性
2025年上半年,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中国外贸企业承受着多重压力。然而,当记者深入东莞外贸一线探访时,发现多数企业展现出坚定的意志与充足的底气。这份底气,源于历经风雨锤炼的产业韧性——无论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还是上一轮中美经贸摩擦的考验,都让企业淬炼出"越压越强"的抗压能力。
第二段:多维布局筑牢根基
从市场维度看,企业通过灵活转身开拓国内市场,或主动"开荒"多元化国际市场,有效分散风险,确保"手上有单,心中不慌"。在产业维度,东莞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领域完备的产业链和强大配套能力,赋能企业持续输出高性价比与创新力兼具的产品。多家企业坦言:外部环境越是复杂,中国产业体系完备的优势越凸显。企业自身则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在技术、品牌等高附加值领域攀登。正如一位企业家所言:"打造抢不走的竞争优势,才是不确定性中最大的确定性。"
第三段:政策储备赋能应对
底气同样来自前瞻性政策工具箱。东莞近年加速转型升级:加工贸易占比持续下降,较2018年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降低4.3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跃升至62.6%。从"加工贸易立市"到"先进制造扛旗"的质变,筑牢了高质量发展的韧性根基。面对新挑战,东莞率先推出"稳外贸30条",从拓展境内外展会、建设海外仓,到强化信保支持与成果转化,以务实举措全力护航企业稳订单、拓市场、保份额。
第四段:背靠大国经济底气足
无论外部风云如何变幻,背靠中国经济的广阔蓝海,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与产业体系的供给优势,赋予外贸企业从容应对的定力。回望征途,关关难过关关过;立足当下,风雨无阻向前行;展望未来,时与势始终站在奋进者一边。只要坚定信心、苦练内功、站稳脚跟,就没有跨不过的坎。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扫描二维码
下载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