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积极打造沩山、大围山等17个特色生态乡村群
来源:中纪央媒网 浏览量:2730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田间地头里,轰鸣的旋耕机在沃野间来回穿梭;油菜花海中,踏青赏景的市民穿梭其间,品味农家风味,触摸非遗文脉;乡村CEO项目密集签约落地,农技“云课堂”短视频火热上新……乡村,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根脉与历史。

记者了解到,最新获国务院批复的《长沙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精心谋划了长沙未来宜居宜业、和谐美丽的乡村蓝图。在长沙这片热土上,乡村振兴的浪潮正蓬勃兴起。

c3d1e668-be94-494b-8c50-1428474749d3.png

凸显特色农业产业结构

乡村是粮食生产的主阵地,《规划》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基础,依托岳麓区莲花雨敞坪片区、望城区靖港白箬铺片区、长沙县北部片区、浏阳市浏东片区、宁乡市沩水沿岸片区5个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精品示范片区,发挥长沙绿茶、宁乡花猪、浏阳油茶、望城蔬菜、望城水产、花卉苗木6个特色农业产业优势,构建“一主二园三区四心五片六特”的农业产业发展结构,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做好空间要素保障。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规划》提出,将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保障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96.0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不低于254.02万亩,主要分布在湘江、捞刀河、浏阳河、沩水河、楚江、乌江、靳江河、大溪河等河谷平原。

打造 “乡村群”发展新模式

乡村不仅是生活家园,更是地域文化、历史记忆与乡愁的寄托之所。长沙下辖74个乡镇、837个行政村,拥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源。《规划》巧妙依托近郊高速环,串联周边自然资源与景观节点,充分挖掘近郊乡村的生态与游憩价值,打造充满活力的近郊乡村游憩圈。同时,以南北横线高速为主线,构建东西2个外围乡村廊,完善交通网络,提升乡村旅游接待能力,让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为推动乡村抱团发展,《规划》按照旅游资源、生态景观和农业特色等要素,将乡村划分为自然生态型、文旅综合型、农业休闲型3种类型,打造了沩山生态乡村群、大围山生态乡村群等17个各具特色的乡村群。通过构建“一圈两廊多群”的发展格局,长沙正不断优化乡村空间组织,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力,让乡村旅游更具吸引力。

留住乡村“高颜值”与“高价值”

在乡村建设过程中,《规划》以生态美、村庄美、产业美、生活美、风尚美为目标,全力推进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充分保障以自然村落(屋场)为主体的建设空间需求。

通过系统挖掘长沙市乡村地区特色村镇的风貌特征和文化价值,从山水格局、田园景观、村庄风貌、农房建筑等方面提炼乡村空间基因,建立乡村风貌基因数据库和图谱,让长沙乡村风貌更具辨识度。同时,以格局肌理、建筑材质等为要素,完善乡村风貌管控体系,编制并运用好乡村风貌导则和管控要素清单,避免过度开发和盲目跟风,守护乡村的原始韵味。

在滨水地区,《规划》致力于打造 “水美乡村”,让乡村与水相依;在平原地区,营造 “田成方、树成簇、居成村” 的乡野风光;在丘陵地区,塑造 “山水相融、田林交错” 的大地景观。通过“特色营造+通则引导+负面清单”相结合的手段进行空间设计引导,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和品味,让乡村风貌既有“高价值”又有“高颜值”。

未来,长沙将在乡村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书写更加绚丽多彩的篇章,让乡村成为人们向往的幸福家园。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声明 关于冒充我司名义发布不实信息的严正声明 江苏省射阳县城:我美丽的家乡 江苏盐城:一片新气象的蓬勃展现 最高检联合多部门发布无障碍环境建设典型案例 江苏太仓吸引560余家德企落户 德企聚集地是如何炼成的?
浙江民进助力衢州高质量发展 “教育+文化”助推共富新实践 张家界鹞子寨景区“闭关”十年后重新开放 将于9月27日迎客 从荒地到“致富金山”!看这里的无花果如何“甜”满振兴路 横琴粤澳合作区成立四周年,琴澳融合释放发展新动能 东北新能源产业崛起,吉林黑龙江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在广州开幕 川西乡城:人与猫共生的香巴拉传说 2025年服贸会在京成功举办 达成超900项合作成果 西安机场新开两条直飞航线 国际航空网络持续扩容 鲜为人知的美食家鲁迅:文学巨匠的味蕾之旅
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 西安千年瑰宝焕发新生机 全国首个科普月金安区主场活动来袭 六安航天科普基地受邀助力科普 中国三小将止步田径世锦赛男子110米栏半决赛 郑国良督导抗旱工作及农村供水安全工作 紫湖镇召开9月份重点工作部署会
重庆拓展就业见习岗位助力青年职场过渡 长沙开展“一喷多促”防灾作业,保障晚稻稳产丰收 湘西召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讨会,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中国—东盟特色商品汇聚中心在南宁启动 助推双边贸易深度融合 上海交大全国首设技术转移硕士,助力AI应用人才培养
非遗板板龙灯首秀澧水,张家界夜游再添文化新景 连江三千亩橄榄迎丰收,采摘可持续至小雪 吕梁山100兆瓦光伏项目并网,年供绿电1.85亿度 银川破解水资源困局:再生水循环利用每年可创增45亿元 苏州民营企业以创新破“内卷”,技术出海成趋势
云南学术年会聚焦边疆治理,专家共议社会发展路径 中韩青年海南共护海洋,2025年“SUNNY”行动启动 上海非遗精品亮相卡萨布兰卡,促进中摩文化交流 数字技术重塑文旅体验:沉浸、智能与跨界成为新趋势 香港桂冠论坛11月举办,12位邵逸夫奖得主将与青年科学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