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鱼台县:特色产业提档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来源:中纪央媒网 浏览量:5888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眼下,杞柳进入收获季。在微山湖畔的山东省鱼台县清河镇巩庄村,村民正在忙着收割杞柳。“今年的收成不错,每亩地七八千斤没问题,收购价大概在每斤六毛五到七毛之间,现在一亩地能收入四千五左右。”巩庄村村民巩亚涛高兴地说。

      巩庄村地势低洼、水源充足,适合杞柳生长,村里发展杞柳种植已有40多年历史。为做大这一特色产业,2020年,巩庄村成立杞柳专业合作社,村民以土地入股,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抱团发展。同时,开办柳编加工厂,柳帘、柳篱笆、伸拉帘等产品受到市场青睐。

      “目前,清河镇杞柳种植面积约1万亩,杞柳制品加工企业40余家,其中出口公司10家,产品远销欧盟,产值突破5亿元。”清河镇党委副书记张成先介绍。

      清河镇持续聚焦杞柳产业转型升级,积极与青岛新华锦企业开展洽谈,在鱼台设立新企业,入驻杞柳产业园,开展杞柳编织、仿真植物生产等业务。项目进驻后,在提升杞柳行业产值、增加附加值、延长产业链的同时,将更多外贸数据、外汇收入、统计数据留在本地。

      近年来,鱼台县清河镇围绕特色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治理、发展民生保障等内容明确发展思路,集聚发展动能。持续打造以巩庄村为核心,覆盖清陈线沿线大薛、相里、袁家、蔡王、王台、大程、清河8个村的具有杞柳产业文化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依托各村实际,以红色文化、阵地建设、村企联建、产业发展、便民服务等为抓手,多点发力、全面提升。

      生活富裕,精神富足,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尺。每天傍晚,大薛村的文化广场上就会响起喜庆欢快的广场舞曲。伴随着音乐节奏,大爷大妈们一起扭扭腰、摆摆臂、踢踢腿,动作整齐统一,良好的文化氛围调动了群众健身积极性。

      “我和朋友们每天吃完饭都会来,跳跳舞既愉悦身心还能锻炼身体,我们也开始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啦!”村民张大娘说话间就跟上了音乐的节奏。近年来,清河镇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组织开展广场舞大赛,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感。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声明 关于冒充我司名义发布不实信息的严正声明 江苏省射阳县城:我美丽的家乡 江苏盐城:一片新气象的蓬勃展现 四年来 超7054万人次旅客经横琴口岸出入境 10月起香港将扩大飞机离境税豁免范围
最高检联合多部门发布无障碍环境建设典型案例 江苏太仓吸引560余家德企落户 德企聚集地是如何炼成的? 浙江民进助力衢州高质量发展 “教育+文化”助推共富新实践 张家界鹞子寨景区“闭关”十年后重新开放 将于9月27日迎客 从荒地到“致富金山”!看这里的无花果如何“甜”满振兴路
横琴粤澳合作区成立四周年,琴澳融合释放发展新动能 东北新能源产业崛起,吉林黑龙江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在广州开幕 川西乡城:人与猫共生的香巴拉传说 2025年服贸会在京成功举办 达成超900项合作成果
西安机场新开两条直飞航线 国际航空网络持续扩容 鲜为人知的美食家鲁迅:文学巨匠的味蕾之旅 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 西安千年瑰宝焕发新生机 全国首个科普月金安区主场活动来袭 六安航天科普基地受邀助力科普 中国三小将止步田径世锦赛男子110米栏半决赛
郑国良督导抗旱工作及农村供水安全工作 紫湖镇召开9月份重点工作部署会 重庆拓展就业见习岗位助力青年职场过渡 长沙开展“一喷多促”防灾作业,保障晚稻稳产丰收 湘西召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讨会,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中国—东盟特色商品汇聚中心在南宁启动 助推双边贸易深度融合 上海交大全国首设技术转移硕士,助力AI应用人才培养 非遗板板龙灯首秀澧水,张家界夜游再添文化新景 连江三千亩橄榄迎丰收,采摘可持续至小雪 吕梁山100兆瓦光伏项目并网,年供绿电1.85亿度
银川破解水资源困局:再生水循环利用每年可创增45亿元 苏州民营企业以创新破“内卷”,技术出海成趋势 云南学术年会聚焦边疆治理,专家共议社会发展路径 中韩青年海南共护海洋,2025年“SUNNY”行动启动 上海非遗精品亮相卡萨布兰卡,促进中摩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