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激发乡村全面振兴动力活力
来源:中纪央媒网 浏览量:4134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四川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来川考察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先立后破,持续深化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激发乡村全面振兴动力活力。

01

坚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 不断夯实“三农”基础

一是有序推进二轮延包试点。落实好“长久不变”要求,2020年以来先后3批次在3个整县、7个乡镇、29个村开展试点,坚持“大稳定、小调整”,探索了无地少地农户机动地增补、公益岗位就业补偿等机制,妥善解决外嫁女等特殊群体土地承包诉求,确保绝大多数农户承包关系顺延。二是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深化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发展土地流转型和服务带动型适度规模经营,累计培育家庭农场27万个、农民合作社10.6万家,在176个涉农县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点,省级财政安排3亿元支持农事服务中心建设,推广“农业共营制”“大园区+小业主+农户”等模式,更好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三是健全土地流转监管机制。出台社会投资通过流转取得土地经营权审批实施办法,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建立农业农村、民政、自然资源等6部门联合审查机制,实行分级分类审批、全程全面监管。健全土地流转备案和风险预警机制,累计备案合同55.89万份、涉及承包地1190余万亩,依托成都农交所完善产权交易平台,促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02

坚持发展和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用好盘活集体财产

一是健全集体“三资”监管体系。聚焦集体资产全链条全过程监管,谋划修订2部法规、出台3个制度文件,健全集体“三资”监管制度。深化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排查问题2万余个、整改率99.5%。指导市县新出台158项规章制度,实现财务、合同、项目、债务规范管理和已建账集体经济组织信息化监管全覆盖。二是完善集体经济运营机制。指导各地规范集体经济组织设立和运行管理,厘清集体经济组织与领办企业的责任边界,明确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和农村集体资产不得抵押的四种情形,构筑经营“防火墙”。三是探索集体经济发展路径。联合七部门出台支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政策,指导平原、丘陵、山区、高原等不同类型村因地制宜探索发展路径,每年选择1333个村,按照每村不少于150万元财政补助标准,支持集体经济发展。在6县12村创新开展扶贫和帮扶资产移交管理试点,探索盘活利用有效路径。

03

坚持深化和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改革 ,更好保障农民权益

一是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启动“1+20”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点。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除成都中心城区以外其他城市和县城落户限制,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三权”,将农业转移人口同等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提高到64项,安排35.7亿奖补资金对农业转移人口落户规模大、新增落户多的地区给予支持,每年约50万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二是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建立省级财政筹资保障机制,开展乡村建设补短板行动,计划用5年完成1万个行政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创新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机制,调整布局中小学幼儿园5500余所、教学点4900余个,全省乡村执业医师占比提高12个百分点、达41.4%,农村三级基本养老网络基本形成。三是探索构建常态化防返贫致贫机制。健全县乡村三级网格管理机制,消除风险监测对象。加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支持力度,创新提出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实施大小凉山彝区夯基强本行动,2024年前三季度,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9%。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声明 关于冒充我司名义发布不实信息的严正声明 江苏省射阳县城:我美丽的家乡 江苏盐城:一片新气象的蓬勃展现 最高检联合多部门发布无障碍环境建设典型案例 江苏太仓吸引560余家德企落户 德企聚集地是如何炼成的?
浙江民进助力衢州高质量发展 “教育+文化”助推共富新实践 张家界鹞子寨景区“闭关”十年后重新开放 将于9月27日迎客 从荒地到“致富金山”!看这里的无花果如何“甜”满振兴路 横琴粤澳合作区成立四周年,琴澳融合释放发展新动能 东北新能源产业崛起,吉林黑龙江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在广州开幕 川西乡城:人与猫共生的香巴拉传说 2025年服贸会在京成功举办 达成超900项合作成果 西安机场新开两条直飞航线 国际航空网络持续扩容 鲜为人知的美食家鲁迅:文学巨匠的味蕾之旅
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 西安千年瑰宝焕发新生机 全国首个科普月金安区主场活动来袭 六安航天科普基地受邀助力科普 中国三小将止步田径世锦赛男子110米栏半决赛 郑国良督导抗旱工作及农村供水安全工作 紫湖镇召开9月份重点工作部署会
重庆拓展就业见习岗位助力青年职场过渡 长沙开展“一喷多促”防灾作业,保障晚稻稳产丰收 湘西召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讨会,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中国—东盟特色商品汇聚中心在南宁启动 助推双边贸易深度融合 上海交大全国首设技术转移硕士,助力AI应用人才培养
非遗板板龙灯首秀澧水,张家界夜游再添文化新景 连江三千亩橄榄迎丰收,采摘可持续至小雪 吕梁山100兆瓦光伏项目并网,年供绿电1.85亿度 银川破解水资源困局:再生水循环利用每年可创增45亿元 苏州民营企业以创新破“内卷”,技术出海成趋势
云南学术年会聚焦边疆治理,专家共议社会发展路径 中韩青年海南共护海洋,2025年“SUNNY”行动启动 上海非遗精品亮相卡萨布兰卡,促进中摩文化交流 数字技术重塑文旅体验:沉浸、智能与跨界成为新趋势 香港桂冠论坛11月举办,12位邵逸夫奖得主将与青年科学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