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农业农村局: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中纪央媒网 浏览量:2968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农业农村工作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站在乡村振兴的新起点,市委五届八次全会对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做出重要安排部署,擘画了吕梁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宏伟蓝图。日前,记者跟随市农委主任、吕梁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建树来到基层一线,了解乡村振兴推进情况,并就贯彻市委五届八次全会精神进行专访。

【现场出像】记者 陈然:以乡村旅游为牵引,建设和美乡村、保护传统村落、传承历史文脉,让有特点、有文化、有山水、有乡愁的村活起来、火起来。今年,市委市政府集中力量,把打造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举措,全力推进。那么到现在成效如何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市委农办主任、吕梁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建树一起去实地探访,刘局长,您好。

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刘建树:小陈,你好。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临县曲峪镇开阳村,下面我带你去走走看看。

记者 陈然:好,走。

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刘建树:开阳村有2000多年的历史,因盛产开阳大枣而闻名。这个村也是黄河岸边的一个古村落,距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碛口古镇仅有40公里,隔黄河与佳县木头峪古镇隔河相望,成为黄河中上游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古村落。那么今年以来,该村抓住学用“千万工程”的经验,筹集6000余万元,对村内的28个濒临倒闭和灭亡的古院落进行了一个保护性的修缮。目前地下管网、供水、供热等基础设施全部修缮完毕,具备居住休闲旅游的功能。

开阳村等19个沿黄传统古村落,以“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为依托,以临县碛口古镇为核心,一体发展农文旅产业,初步打造出了百里黄河精品旅游带,为当地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从2023年以来,我市深入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实施“百企带百村”行动,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打造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到目前,全市累计投资28.13亿元,实施项目459个。通过引导鼓励居民以房屋、土地等资产入股的形式参与建设和开发,设置公益岗位、开发商铺摊点、农产品展销等途径,稳步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经统计,目前全市72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基本成型成景,有61个村已建立运营管理机制,今年累计接待游客486.8万人次、营业收入8605.8万元。

【同期】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刘建树: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临县城庄镇香菇产业园区,该园区占地1000余亩,年产这个香菇1500万棒,总产值达到1.4亿元,直接带动就业2400人,人均增收2万余元,成为当地老百姓致富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新引擎。这儿的香菇有一个特点,就是立足全县80万亩红枣的这个优势,把红枣剪伐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枣木用来制作这个菌棒,他们和中国科协山西农大等培育了枣木香菇这么一个新菌种。据权威机构的鉴定,这个枣木香菇的营养成分是普通香菇的2.5倍,深受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

记者 陈然:食用菌产业作为全市八大特色农业产业之一,到目前为止,全市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是怎么样的?

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刘建树:吕梁市食用菌产业发展迅猛,目前全市食用菌的总产量达到1.5亿棒,产量达到18万吨,产值达到14亿元。主要抓了四方面的工作:一个是科学规划,形成了交口、中阳临县三县带三区的一个工作布局;二是龙头带动,全市遴选食用菌链主企业4户,培育省级龙头企业7户,发展了专业合作社286个,带动农民1.4万户,户均增收了2万余元;三是科技创新,与中国科协、中国农大中国食用菌协会,建立国家食用菌改良中心研发基地;四是品牌赋能,全市累计培育食用菌知名品牌3个、有机产品4个、绿色产品10个、圳品2个,特别是中阳黑木耳、临县枣木香菇、交口的夏菇享誉省内外,深受消费者的好评。

近年来,我市因地制宜培育优势特色产业,聚焦“生猪、肉牛、食用菌、杂粮、马铃薯、红枣(药茶)、核桃沙棘”八大农业特色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打造“市域公用品牌+县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特优农业品牌矩阵,在保持稳定产业规模的同时,不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持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着力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到目前,生猪饲养量300万头、肉牛饲养量75万头、食用菌规模1.5亿棒、杂粮144万亩、马铃薯45万亩、红枣154万亩、核桃268万、沙棘84万亩。重磅发布“吕梁山土特产”市域公用品牌,首批授权品牌使用企业10户,累计认定吕梁功能农产品品牌6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6个、晋品6个、名特优新农产品11个、特质农品2个,认证绿色食品主体123个、产品216个,岚县马铃薯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4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认定农业产业化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32户,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联农带农机制,优选链主企业21户,辐射1.1万个合作社,带动近40万户农户就业创业和增收。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关键一环,我市坚决守牢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围绕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常态化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持续巩固“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等内容持续发力,全面提升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同期】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刘建树:吕梁市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截至11月底,全市共识别监测对象5.3万人,消除风险3.1万人,占57.8%,2024年新识别监测对象6500人,动态消除风险6600人。

【记者出镜】记者 陈然:刘局长,吕梁市农业农村局作为全市“三农”的主管部门,下一步就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八次全会精神都有哪些具体的思路和举措?

【同期】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刘建树:贯彻市委五届八次全会精神,作为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将重点抓好以下七方面的工作。一是突出监测和帮扶两个关键环节,全力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二是突出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集成,全力做好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三是突出学用“千万工程”经验,全力做好100个旅游村的建设和运营;四是突出肉牛、生猪、杂粮、食用菌、红枣、核桃、沙棘、马铃薯八大特优农业产业,全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五是突出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三个突出问题,全力抓好党建引领自治、德治和法治建设;六是突出吕梁山护工、高级经理人、乡土人才培训,提升农民素质,通过产业和就业全力提升老百姓的收入水平;七是突出改革和科技两大动力支撑,全力推进吕梁乡村全面振兴。通过以上一些措施,实现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的目标。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江苏省射阳县城:我美丽的家乡 江苏盐城:一片新气象的蓬勃展现 鸭群“管”稻田 五常肆禾水稻种植专业合作 蹚出生态富民路 《香蜜湖“红色物业”畅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从 “散种” 到 “品牌”:广太镇绿化苗木借电商与专业市场创 “金字招牌”
共议文商旅体融合,常州书记、市长请来赞助“苏超”那家烧烤店 香港再发黑色暴雨警告 市场忧虑美对台关税 台股汇齐跌 “绿色情书!”极危物种跨越百年归来 40℃高温下的“动物派对” 卡拉麦里野生动物扎堆喝水 场面超震撼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丨专访:期待在多领域增进对华务实合作——访土耳其伊兹密尔市长图加伊 海南洋浦口岸沥青出口量激增,“无感通关”助推自贸港外贸发展 培育增长点、拓展新空间,权威部门解读促进农产品消费新部署 中国科学家揭示水稻“无胚”之谜 八月,别忘记喝“这碗汤”,汤品鲜美,营养易消化,错过太可惜了
如何持续优化消费环境? 众美记:园区冠军其实更难 湖人战绩比对手强但没了主场优势 长安汽车7月销量超21万辆 新能源销量同比增长超73% 男子还原“奔驰女司机亮证逼迫让路”过程 判了!李凯馨“辱华录音”系前助理伪造 须实名道歉60天
孩子“乐在其中”,家长“忧心忡忡” 儿童电话手表如何“回归正轨” 抗战影像记忆|东渡黄河第一战 谷歌“虚拟卫星”AI 模型问世:可提供近乎实时的地球视图 少林寺这一新变化,引起外媒关注 中国经济新看点丨地区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追寻英雄荣光:港青八一访南昌 体验革命热血情 青海救治小“凌小蛰”,雪山之王展现生态曙光 领跑全国!内陆青海外贸增速何以如此之快 世界级多元盛宴今启幕! 第12届世运会蓉城上演非奥运动万花筒 船锚系民心——探访渔港法庭的“靠前服务”
探索非遗魅力,陕西文化盛宴吸引国际友人参访 《南京照相馆》登顶7月票房冠军,献礼抗战胜利80周年 警惕新型电诈洗钱陷阱!收赃销赃皆担责 就业帮扶车间激发蓝山县村民增收新活力 冲锋在前显担当 “奔跑民警”林勇的军魂与警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