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枸杞领跑全球标准 小红果书写百亿产业传奇
来源:中纪央媒网 浏览量:3529
分享到微信:
二维码

中纪央媒网报道  保温杯泡枸杞成为养生日常,枸杞咖啡、面膜等创新产品让这颗小红果火出圈。我国作为全球枸杞种植主力军(占全球面积90%),宁夏更是核心产区——2024年底种植面积达23万亩,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4亿元。近日,由宁夏农林科学院联合中国林科院编制的《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枸杞属》获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采纳,成为全球首个枸杞属国际测试标准,这也是我国主导制定的第8个国际植物测试指南,标志着中国标准正式走向全球枸杞市场。

这份“国际通行证”为何重要?“过去测试方法五花八门,叶片观察部位不同、果实描述标准不一,结果千差万别。”宁夏农林科学院研究员安巍解释,指南通过统一测试方法、部位和时间,量化分析27个关键特征指标(如果实棱线、果肉厚度、萼裂角度等),让新品种“好坏”有了明确判定依据。该指南历时5年编制,科研团队分析1886份种质资源、46个审定品种的64项指标,吸收一线种植经验,经26国专家5次论证定稿。“今后国际枸杞新品种审定将参照此标准,我们牢牢掌握了国际话语权。”国家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曹有龙说。

宁夏枸杞为何能“甲天下”?历史早已给出答案:《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本经上品”,明弘治年间成为朝廷岁贡,2021年“宁夏枸杞”更成为全国首个省级地名注册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地优势同样关键——中宁县北纬37°的3100小时充足光照、黄河水滋养、昼夜温差适宜(春暖迟、秋凉早),造就“枸杞最佳生长地”。如今,宁夏占据全国枸杞产业链主导地位:25%干果产自这里,90%种苗由其繁育,60%以上标准由其制定,90%以上研发创新源于此地,85%干果在此集散交易。

眼下,宁夏正深化枸杞种质资源收集,建立基因库与育种数据库,推动优异基因挖掘。这颗小红果,正从“道地药材”成长为百亿级大产业,续写“红宝”传奇。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400-1191-838

声明 关于冒充我司名义发布不实信息的严正声明 江苏省射阳县城:我美丽的家乡 江苏盐城:一片新气象的蓬勃展现 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评国家级生态科普教育基地 山西省海外联谊会国情研修班开班 港澳海外理事开启山西交流周
宁化油茶产业绿了荒山富了民 水土治理与特色农业双赢 枣庄辣子鸡的产业化之路:从家常菜到百亿集群 乌拉特后旗:麦草轮作新模式,黄土生金效益增 金秋丰收看河套:多元种植模式谱写现代农业新篇章 “简述中国 牍懂丝路”展览走进山东大学,推动简牍文化传承创新
全国首设婴幼儿发展管理本科专业,破解托育人才短缺难题 河南“四好农村路”建设实现跨越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东北首届水博会沈阳开幕,智慧水利成焦点 国乒男女队双双挺进亚锦赛四强,半决赛将战日韩 舞剧《天工开物》启动海外巡演,首站登陆悉尼歌剧院
全国首部大湾区轨道交通条例出台,2026年起实施 广东阳春打造鳜鱼百亿级产业链,种苗供应占全国七成 湖北天门服装电商产业年交易额突破500亿元 带动就业与人口回流 陕西发布生态质量最新成果 秦岭生态指数达最高等级 南昌九州公园举办秋收劳动实践 百名学生体验农耕文化
“祁连山自然生态系列科普读物”项目在兰启动 打造儿童生态教育精品丛书 山西榆社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 打造县域养老服务示范样本 大庆油田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见成效 实现“变废为宝” 广西壮剧〈歌王〉将赴京展演 展现壮族文化独特魅力 智慧口岸守护国门安全:兰州边检以科技提升通关效率
“乡村振兴齐鲁论坛2025”在山东邹平举办 共探乡村全面振兴新路径 警惕“育儿补贴”新骗局 官方提醒认准正规申领渠道 山东航空学院深化体教融合 构建多元体育育人新体系 山西夏县辕村遗址发现四座商代墓葬 为研究早商文化格局提供新材料 2025北京建工海淀马拉松:科技赋能赛事,万名跑者畅享山水与创新交融之旅
台湾农人携特色水果亮相福州丰收节 王诗龄获维多利亚绘画大赛金奖 李湘王岳伦同步发文祝贺 新疆霍尔果斯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累计突破5万列 中国如何在人工智能竞赛中领先 川渝跨区域合作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